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美国加征关税严重扰乱国际经济正常秩序

2025年04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罗佐县
16.8K

    ●罗佐县

    特朗普入主白宫后一直迷恋关税经济学,钟情于加征关税的制裁手段,执政之初便处处挥舞关税大棒,扬言要对多国实施关税制裁,当然多国也给予了相关回击和反制。在反复的拉锯战、舆论发酵及层层加码后,特朗普近期抛出了指向全球的“对等关税”政策。

    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疲弱的形势下,美国加征关税严重扰乱了国际经济正常秩序,招致骂声一片。“对等关税”税率出台后,美国财政部部长呼吁各国不要针对美国的“对等关税”进行关税反制,但多数国家似乎并不买账,反制已是箭在弦上,欧盟、加拿大等纷纷表态将反制到底。世界范围内的关税贸易战一旦打响,经济灰暗之日恐将来临。而对美国而言,关税加征的副作用同样明显。

    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根据美国劳工部、全美零售联合会、美联储的数据,2017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前国家整体CPI指数为2.1%,关税加征后的2020年增至2.4%;同一时期,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变化指数由1.9%增至3.3%;美国家庭年均关税支出由450美元增至1200美元。特朗普再次执政后,或许出于对上一任期关税政策效果不满意的考虑,关税加征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征的关税大部分由进口商和消费者买单,因此关税加征带来的通胀效应非常明显。高盛预计,今年底,美国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将为3.5%,显著高于此前预测的2.8%和美联储2%的目标,届时美国失业率将升至4.5%。

    加征关税政策在制造业回流方面的效果未必能及预期。特朗普上一任期内,美国制造业就业增长近乎停滞,2018年~202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仅增加1.2%,远低于其“数百万岗位回归”的豪言壮语,关税政策并未奏效。从2020年后的情况看,美国制造业虽有回流,但行业差异化明显,其中半导体、新能源等高技术制造业回流较快,如2024年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英特尔芯片工厂、特斯拉得克萨斯州工厂、宁德时代与福特合资电池厂落地等,但纺织、家具等中低端制造业受劳动力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企业更倾向于墨西哥、东南亚的近岸外包业务。不过,即便有了墨西哥和东南亚产品供应,美国要想实现中国制造业产品完全替代,难度还是较大的。此外,从技术层面看,制造业产能区域转移成本很高,不少企业因供应链重构成本过高往往放弃回流。

    过犹不及,关税加征是双刃剑,过度的关税加征可能导致美国供应链局部中断。“对等关税”的矛头指向全球,将产生系统性甚至灾难性的后果。此次“对等关税”税率叠加之前拜登时期的关税政策,将进一步提升美国关税水平。过去几年,虽然美国一直加征关税,但其不愿看到也想不到的是,美国对中国、欧盟等国家或区域的贸易逆差反而越来越大,这说明美国离不开世界制造业。美国虽然希望通过关税政策促使制造业回流,但仍需要时间,或许到特朗普卸任也未必能实现,且美国不可能在本土悉数重建所有高中低端制造业产业链,这一点在实践中已得到充分验证。

    特朗普不断加征关税,税率高到一定程度、超出美国及相关国家的经济承载力后,他国对美国市场也就不再心存幻想,关税也就不起作用了。加征关税导致美国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其国内产业供应链断供及与相关国家的贸易脱钩,继而产生破坏性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