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不让沙粒影响油井生产

2025年04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孔守曾
16.8K

    孔守曾

    近日,西北油田塔河油区迎来了沙尘暴,黄色的沙尘笼罩着大漠。一大早,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三区4号线员工巴音和刘浩全副武装,踏上了巡检路。

    “沙尘侵入井口盘根盒,会磨损光杆,我们要一口口地清理干净。”巴音对刘浩说。

    他们负责巡检的4号线,方圆数百平方公里都是大漠戈壁,分布着40余口井。

    30岁出头的巴音,是一名转业军人,已经当了3年采油工,每口井的位置、脾性,他都了然于心。

    “遇到较大的沙尘暴,通向油井的道路经常被掩埋,开车时我们会减速慢行,或者干脆徒步到现场。”他说。

    上午9时,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他们驱车赶到TK511CH井现场。刘浩查看生产压力,提取油样;巴音用纱布擦去管线上的沙尘,在盘根盒上部均匀地涂抹黄油。

    “黄油能起到润滑和密封作用,决不能让沙粒影响油井生产。”巴音说。

    下午2时许,正准备午休的巴音突然接到电话:“TK527井盘根刺漏,速到现场处置。”

    一到现场,两人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操作,不到10分钟就将异常处理完毕。随后,他们继续巡井。

    在赶往TK509X井途中,要经过一片沙丘。“这是一口高产井,沙尘天,我们每天要跑三四趟,伴水、加热、加药,措施一样也不能少。”巴音边加降黏剂边说道。

    此时已是晚上7时,沙尘小了些,但天地依然灰蒙蒙一片。这一天,他们共巡检油井20口,录取生产数据200余个。

    “TK4111X井注水液位下降,请立即到现场查看。”接到指令,巴音来不及休息,立即调转车头,向大漠深处开去。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