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集智攻关打造致密气藏产量新的增长极

2025年04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付豫蓉 杨 敏 袁义鸿 薛凡铃
16.8K

雷 涛 华北油气 油气开发管理部 经理
吴晓磊 中原油田 普光分公司采气厂 副厂长
邓美洲 西南油气 勘探开发研究院 油气藏评价所所长

    问:目前,致密气藏勘探开发情况如何?

    雷 涛:华北油气5个致密天然气勘探开发区块多位于盆地边缘,与盆地主体相比,源岩厚度薄、埋藏深、储量丰度低、油气饱和度低。盆地北部的大牛地、东胜气田投入开发,盆地南部的富县、彬长、定北区块处于评价阶段。截至2024年,动用储量5036亿立方米,平均单井日产气0.55万立方米,水气比4立方米/万立方米。目前,华北油气深刻认识到致密气开发进入依靠老区提高采收率空间换新区储产量接替时间阶段,开发技术处于迭代升级转型期。

    吴晓磊:目前,普光气田陆相致密气资源量4000多亿立方米,发展潜力巨大。在勘探阶段,普光气田通过三维地震精细刻画、测井综合评价与地质建模技术相结合,优化储层预测技术手段,在储层中寻找地质“甜点”,并通过现有井网,从试采资料分析、井轨迹设计、储量动用最大化等方面进行优化部署,编制陆相致密气井评价方案;在开发实践中,针对储层物性差、裂缝发育复杂的特点,通过“水平井+高效压裂”等技术,为陆相致密气开发打造一条直通地面的“绿色通道”,将地质“甜点”转为工程“甜点”,实现储量最大程度动用。

    邓美洲:近10年,西南油气立足特低孔致密砂岩气藏地质理论和技术创新,取得成藏富集规律新认识,创新形成复杂河道群储层精细刻画及定量预测技术、断层智能成像+熵+曲度的断褶缝体刻画方法,创建多尺度高密度低伤害高效压裂技术、差异化泡排和多级增压等开采技术,确定不同类型气藏差异化开发及综合调整技术。一系列理论和技术成果支撑西南油气发现了什邡、中江、合兴场3个千亿立方米储量大气田,累计提交致密气藏探明储量超9000亿立方米,成功开发低渗致密砂岩气田(藏)31个,累计产气近600亿立方米。

    问:致密气勘探开发面临哪些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雷 涛:东胜和大牛地气田致密气低压低产井和高产水气井占比增加,递减控制与综合治理难度加大。近年来,新区产能建设转向了东胜气田含水更高、埋藏更深的气区和下古生界含硫气藏等,产能建设规模接替阵地拓展的需求迫切。大牛地气田剩余储量逐渐碎片化,精准表征难度加大;加密调整井EUR有下降的趋势,效益挖潜技术仍需攻关。

    盆地南部开发评价区的富县区块评价试验初见成效,但开发投资高,井组部署优化和压裂技术迭代提升等效益开发技术亟须攻关;彬长、定北区块气藏埋深大、储层薄变化快、生烃强度低、断裂发育,气藏保存条件差,需加强开发潜力评价和薄窄河道储层预测技术攻关。

    对此,华北油气通过分类分藏系统梳理,在10个气藏目标区实现了突破,明确了致密气增储拓阵地潜力目标;通过采收率大调查和理论采收率研究分析,强化整体加密、三次增压、老井治理等工作,远景采收率可达到40%;通过深化自然递减分因素分析与控制,细化气井精细管理,强化井筒治理和排采工艺配套,递减率得到有效控制。

    吴晓磊:普光气田陆相致密气勘探开发具有典型性和挑战性,主要面临以下难点:

    一是开发层系多。这类储层呈现特低孔低渗特征,储渗空间为裂缝-孔隙型,受沉积相带控制明显,且面临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等挑战。技术人员采用致密气藏地质力学建模技术,展现地下三维空间表征,清晰呈现储层状况,结合物探成果,精细化储层分类分级评价。

    二是地层流体组分多。地层中存在致密气、凝析油、蜡等多相渗流,渗流规律复杂,分析难度大。技术人员分析气井随钻录井实时数据,还原地层流体状态,获取组分变化规律,制定差异化开发方案。

    三是气井维护措施多,气井地层压力下降、井筒积液、井筒蜡堵、地层反凝析等问题交叉复杂。技术人员研究生产规律,制定全周期管理对策,形成一整套“排液+治堵+气举+反凝析防治”的陆相致密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为大规模效益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邓美洲:随着勘探开发深入,致密气藏储层优质区域已实现效益开发,滚动扩边潜力小,气藏持续稳产难,提高采收率难度大。聚焦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勘探开发主要难题,西南油气强化“地质-物探-工程-经济”一体化协同攻关,围绕气藏成藏富集规律构建、多类型储层“甜点”预测评价、低品位储层改造提产、复杂致密气藏开发对策分类配套等集智攻关。

    问:未来,致密气勘探开发的工作方向是什么?

    雷 涛:华北油气牢固树立难动用不等于不能动用,油气藏致密不等于低采收率,高含水不等于每个部位每口井都高含水,地质工作精细不等于认清了地下所有潜力,关停井、低效井不等于没有潜力等“五个不等于”潜力观;坚定精细油气藏描述、精细开发部署、精细改造优化、精细生产管理开发思路;抓好滚动评价拓阵地、老区提高采收率、气井治理控递减、南部致密气接替、煤层气有效接替、致密油效益开发等六大工程,以实现拓阵地、增可采、控递减、提质效目标。

    吴晓磊:当前,中原油田正加快普光陆相致密气的勘探开发,未来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加大评价力度,借鉴现有致密气藏勘探开发思路和先进经验,按照“近源、优储、高压”三个富集条件,综合考虑构造、断缝发育区及保存条件,采用老井+先导试验井评价产能,形成一体化部署方案;二是完善地面配套,结合气井开发部署,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依托现有管网”的原则,综合考虑产量、安全及效益因素,完善地面配套保障;三是精细生产运行,基于当前技术体系,按照“老井稳产、新井增产、主动提时率”理念,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数智化模型,推进高质量效益开发。

    邓美洲:西南油气将在以下三方面协同发力:一是强化多学科攻关,围绕成藏富集规律、流体识别、储层改造、高效开发模式等方面,深化基础研究,创新形成低丰度致密-超致密气藏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系列;二是精细部署跟踪研究,强化老井精细管理,支撑川西中浅层气藏持续稳产,提高气藏采收率;三是打好须家河组评价建产攻坚战,围绕合兴场-丰谷-中江须二、大邑须三、川东北须家河组气藏等潜力区,开展一体化攻关,打造致密气藏产量新的增长极。

    (付豫蓉 杨 敏 袁义鸿 薛凡铃 采访整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