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我国首个特大型整装海相高含硫气田——
普光气田全面挺进陆相领域陆相致密气、页岩气资源量接近海相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2倍2025年04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 敏 袁义鸿
□杨 敏 袁义鸿 3月26日,中原油田普光气田陆相致密气井普陆4-1H井日产气4.96万立方米、凝析油1.44吨。该井自2024年12月16日投产以来,累计生产致密气417万立方米、凝析油96吨,印证了普光陆相致密气的巨大潜力。 普光气田是我国首个特大型整装海相高含硫气田,在16年的持续开采中,海相资源开发面临着地层压力下降、硫沉积加剧等诸多挑战。为落实产能接替阵地,中原油田拓宽勘探开发思路,在开发海相资源的同时,加快勘探开发陆相资源。 “通过从海相天然气主力储层向上‘筛查’,向陆相领域挺进,努力打造资源接替新阵地。陆相领域的勘探开发,为普光气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开辟了新的道路。”中原油田副总工程师、普光分公司副经理刘长松介绍。 技术突破 普光陆相致密气的主要生产层位是侏罗系千佛崖组和三叠系须家河组,储层渗透性差,气井入井液量大,但产能较低。提高气井携液能力、避免井筒积液成为致密气开发面临的重要难题。 面对挑战,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气井生产规律,开展理论分析。他们掌握了气井积液机理及排液理论,建立气井携液图版和积液预警机制,明确了最佳排液时机。通过汲取排液采气的成熟经验,先后引入了放喷排液、泡沫排液等多项排采技术,并在多口气井成功应用,有效提高了开井时率,释放了气井产能。 老君2井在生产过程中,产气量和产液量波动大。技术人员对照携液图版,判断井筒出现积液,对大量生产数据进行分析,采取泡排携液+放喷排液技术措施,有效减少井筒积液,恢复正常生产。 同时,他们优化储层预测技术手段,创新应用三维建模地质导向,研究形成致密砂岩气藏地质力学建模技术,全方位展现岩石力学属性三维空间表征,助力清晰呈现储层状况。技术人员根据地质资料,掌握落实储层储量集中区分布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现有井网,从试采资料分析、井轨迹设计、储量动用最大化等方面进行优化部署,编制陆相致密气井评价方案,形成一套适用于致密气藏的效益开发技术,高效部署气井。 极限拉扯 陆相致密气井的每一次增产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而是技术人员与储层地质、岩石空隙的一次次“极限拉扯”。 2020年底,致密气井普陆3井在千佛崖组产出工业气流时,还伴随凝析油的产生。但投产后由于地层能量衰减快、反凝析污染等因素影响,自主携液能力不足,井筒积液严重,导致该井生产时率低,连续生产困难。 “3年多来,我们组织开展放喷排液、连续泡排、邻井气举、膜制氮气举及压缩机增压开采等措施,效果均不佳,难以完全排出井筒积液。”普光分公司采气厂普光采气管理区副经理罗江伟说,“即使实施泡排+放喷排液+邻井气举等组合措施,效果也不如人意,严重制约了致密气藏整体开发评价工作。” 转机出现在2024年冬天,专家团队和技术人员反复研讨和多方推演论证,决定对普陆3井实施压缩机气举排液开采方案,利用压缩机将天然气增压后,从油套环空注入井筒,高压天然气推动井筒积液经过油管举升至地面,达到将井底积液排出的目的。经过调试,2025年1月10日,技术人员组织对普陆3井实施气举,该井成功实现连续生产。 大家趁热打铁,于7日后对普陆3井配合压缩机气举,实施周期性连续注入泡排剂措施,效果立竿见影,实现稳定生产,日产气量达1万立方米。截至目前,该井累计增产气量超60万立方米、增产凝析油超30吨。 “压缩机气举+泡排”组合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普陆3井无法连续生产的问题,而且为解决普光气田其他致密气井类似难题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这场创新实践迅速在致密气井引发链式反应,普陆4井、普陆3-1井等通过精心呵护与增产措施,单井累计产气量均超1000万立方米,其中,普陆301H井累计产气量更是超3000万立方米,刷新区块纪录。 吃干榨净 随着陆相致密气藏开发逐步推进,生产井普遍面临地层压力衰减、井筒积液与蜡质沉积、地层反凝析加剧等多重挑战。技术团队分析大量生产参数,系统掌握气井生产动态规律,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排液+治堵+气举+反凝析防治”的陆相致密气藏高效开发技术。 他们还建立井筒积液“一井一策”管理制度,根据不同气井的特点和生产阶段,制定个性化的排液方案,形成涵盖不同生产阶段的全周期管理对策,化身“井保姆”。在气井开发早期,采用放喷排液,快速排出井筒内的积液;中期实施泡沫排液+邻井气举,提高气井的携液能力。 “只有不断攻克致密气藏整体高效开发难题,才能把陆相资源‘吃干榨净’。”普光分公司采气厂副厂长吴晓磊说。 针对部分边远陆相气井无法接入集输管网的问题,中原油田探索利用CNG(压缩天然气)回收工艺,气井天然气经过节流加热后,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再进入分子筛脱水橇脱水干燥,通过多级压缩机增压,利用加气柱连接CNG槽车进行充装,并运输至下游进行销售,实现产能释放,确保天然气“颗粒归仓”。目前,仅普陆201H井和普陆1-6H井两口边远致密气井就累计充装气量近500万立方米。 生产管理方面,普光分公司将多措并举开展气井产能评价,摸清气井产量递减规律,建立适合陆相致密气藏高效生产的技术方法,同时,也将持续加强气井精细管理,通过实施连续泡排、增压开采、压缩机气举、清防蜡等多种措施,逐步提高产量。 中原油田在陆相致密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气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有14口陆相井成功建产,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亿立方米。据测算,普光气田陆相致密气、页岩气资源量接近海相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2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