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华北石油工程公司SP-70钻井队从“强装备”到“严管理”,在沙特市场赢得赞誉
攻克“头字号”井 擦亮“金字招牌”2025年03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任海超 王 军
任海超 王 军 3月中旬,沙特北部油区MRUZ油田,华北石油工程公司沙特项目SP-70钻井队顺利完成该油田首口预探井MRUZ-1井四开次作业,这是该队继贾卜油田JABU-1井、努韦泽尔油田NWDR-1井之后,在沙特完成的第3口“头字号井”。阿美公司北部油区钻井总监穆罕默德·哈恩在MRUZ-1井五开次作业验收中评价道:“中国石化的队伍能力可靠、安装标准高、员工岗位技能扎实,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头字号”井俗称“野猫井”,指在当地区块中开采的第一口井,因施工过程缺少可参考的资料,要求井队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平和应变能力。近年来,沙特东部省和沙漠空白地带发现多个新的油气矿床,地层压力高,对装备和施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SP-70钻井队自2024年组建以来,从“强装备”到“严管理”,1年间完成3口“头字号”井,在沙特市场赢得赞誉。 “尖端装备”填补施工空白 “这套防喷器相当于钻井的‘保险栓’,能在105兆帕压力下保障油井安全。”华北石油工程公司沙特项目钻井总监张绍伟向甲方驻井监督介绍道。 2024年1月,沙特阿美贾卜油田首口预探井JABU-1井由于井底压力和硫化氢含量高,四开作业前施工被迫中断。同年3月底,SP-70钻井队启动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完成JABU-1井的后续钻井施工。钻至该井4520米时,遭遇高压气层,井口压力瞬间飙升,仪表盘红色警报闪烁的瞬间,技术人员启动关井程序,用时58秒完成环形防喷器封井,有效避免井控险情。 之后,该队中方技术人员联合泥浆服务公司在阿美技术部门的指导下组成联合攻关小组,采用高比重钻井液进行压井,实现一次性关井成功、一次性点火成功、一次性开井成功,并综合地质、设备等参数,3小时内生成5套处置方案,最终成功开启防喷器,恢复正常钻进。该井的处理方案和实战经验也成为阿美公司处理复杂井的参考依据。“用尖端装备武装自己,才能在施工中提升创新水平,打好高难度的井。”张绍伟说道。 “实战学堂”提升全员技能 “每个异常数据都是地层的语言,要学会掌握其中的含义。”凌晨的司钻控制房,SP-70钻井队中方技术人员正在给沙特籍实习技术员马吉德分析随钻数据。当电脑突然显示钻压异常波动时,马吉德很快做出判断,立刻降低钻压,调整转盘转速和泥浆泵压力。5分钟后,钻压恢复正常波动。 这种边施工、边分析讨论的场景,是SP-70钻井队外籍员工学习的常态。自施工预探井以来,该队采取“理论+实操+互动+总结”的模式,以设备操作维护、安全标准规范、甲方现场要求为重点内容,让中方业务骨干把课堂搬到岗位上,提升外籍员工的实操水平。 在该队的教室挂着十余座油田“头字号”井的各类参数,这是员工们学习提升的重点内容。平台经理玄甲栋是马吉德的中国师傅,他每次都先在理论课上讲解技术原理,再进行实操和互动,如今马吉德不但能熟练操作钻井电子控制面板,还能准确判断井下异常情况。 与平台经理张迎涛签订“师带徒”协议的是沙特籍新员工纳赛尔。他在理论课记满了3本笔记,实操学习中又掌握了液压大钳的操作细节,学习3个月后就能在井控演练中准确完成7项应急处置环节动作切换,被评为井队“进步之星”。 “12对跨国师徒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外籍员工的动手能力。”张迎涛介绍道。有的外籍徒弟已经能用中文上报参数,师傅也学会用阿拉伯文下达钻井参数,师徒间用简单的英语单词配合手势,就能完成复杂的作业指令,有效提升了“头字号”井的施工效率。 “头字号”井彰显品牌形象 2024年5月,SP-70钻井队迎来努韦泽尔油田首口预探井NWDR-1井。该井井深4779.26米,面对无实钻地质资料、地层压力高、硫化氢含量波动大等难题,该队严格实施钻井措施,主导并协同第三方服务公司制订详细计划,确保操作环节符合设计标准,并有效预防和控制井涌等作业风险。 从12英寸到5.7英寸的三个开次井眼,需分别进行连续取芯作业。该队技术人员和第三服务方首次运用“平衡取芯法”, 通过实时调整钻井液性能参数,在压力窗口仅为0.03克/立方厘米的极限条件下,取芯收获率达到100%,其中118个井壁取芯岩柱体收获率和完整性均为100%。 张迎涛感慨道:“打10口普通井不如打好1口‘头字号’井,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和总结,未来才更能打好井、打快井。” 一口口“头字号”井的成功背后,是SP-70队对工作细节的严格把关与不断创新,他们以高效率和创新力获得各方好评,这些“头号井”成为队伍的“金字招牌”,在沙特地区成功树立中国石化的品牌形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