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拉美国家石油公司:平衡效率提升与清洁生产深度优化传统业务与审慎拓展新能源领域的“双轨并行”策略,或将成为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采纳的转型范式2025年03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顾家瑞
特约撰稿人 顾家瑞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拉美国家石油公司正面临关键抉择。油价网最新分析指出,虽然可再生能源投资持续增长,但该地区仍将长期依赖油气资源。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等能源巨头在保障国民收入与能源安全的同时,正探索效率提升与清洁生产的平衡之道。业内人士强调,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绿氢、完善石化产业链,将成为这些公司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数据显示,拉美国家石油公司年均油气产量占全球油气总产量的12%,其转型路径对全球能源市场有特殊参考价值。 传统能源保持支柱地位 拉美的能源版图始终与油气资源紧密相连。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该地区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已探明石油总储量的20%,天然气储量达到7.8万亿立方米。巴西盐下油田、阿根廷页岩气田等世界级资源持续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投入。仅2023年上半年,跨国石油公司在拉美油气领域的投资承诺已超过180亿美元,其中60%集中在深海和非常规领域。 这些资源的经济价值直接体现在国家财政层面。2022年数据显示,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贡献了国家财政预算的18%;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上缴税收占全国总税收的12%。在委内瑞拉,虽然面临经济困境,石油出口仍占该国外汇收入的95%。这种深度绑定的关系决定了国家石油公司短期内的战略方向。巴西国油近期宣布,未来5年,仍会将70%的投资用于油气勘探。该公司2024年的数据显示,盐下油田开发资金占比达到64%,较3年前提高12%。 技术革新将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埃克森美孚在圭亚那海域应用的数字钻井技术,使得单井成本降低了30%,钻井效率提升了40%。巴西国油研发的二氧化碳回注技术,成功将深海油田的碳排放强度降低了25%,该项目已推广至14个海上平台。阿根廷YPF公司开发的智能压裂技术,使得页岩井单井产量提升了18%,运营成本下降了22%。这些实践表明,传统能源领域的效率提升仍有可观空间。行业分析师指出,数字化技术应用可使拉美油田平均采收率从目前的35%提升至45%,相当于新增可采储量120亿桶。 积极发展天然气与化工产业 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桥梁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智利能源部统计显示,过去5年,燃气发电占比从15%提升至28%,替代了同等规模的重油发电,每年减少碳排放约500万吨。秘鲁正在建设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终端预计2025年投产后年出口能力可达到400万吨,主要面向亚太市场。通过扩建输气管道,玻利维亚对阿根廷日均供气量从800万立方英尺增至1200万立方英尺,满足后者15%的工业用气需求。 本土炼化能力的提升正在改变产业格局。哥伦比亚国油新建的卡塔赫纳炼厂原油加工深度达到93%,与旧装置相比,提升了20个百分点,每年可多产高附加值化工品80万吨。墨西哥国油提出重整炼油体系的“多斯博卡斯”计划,目标是将汽油进口依赖度从当前的70%降至40%,目前已投入86亿美元升级6座炼厂。巴西石化巨头Braskem投资24亿美元建设的聚丙烯新装置,使得该国树脂自给率突破了85%。 纵向整合带来了显著经济收益。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的石化衍生品销售额3年间从3.8亿美元增至12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1.2万个。阿根廷YPF公司开发的页岩气制尿素项目,使得该国化肥进口量减少了40%,每年节省外汇支出8亿美元。智利国家铜业公司与埃克森美孚合作的燃气发电项目,使得铜冶炼成本降低了18%。 战略布局可再生能源 绿氢开发进入实质阶段。智利政府制定了国家氢能战略,计划2030年使电解槽装机容量达到5吉瓦。与此同时,智利麦哲伦大区试点项目已产出南美首船绿氢。目前,智利正与德国、韩国洽谈长期供应绿氢的协议。巴西国油正在建设海上风电制氢试点项目,计划2026年实现商业化运营。哥伦比亚与日本三菱公司合作,计划在加勒比海岸建设年产50万吨的绿氢基地。 锂资源开发引发了新一轮产业竞赛。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阿根廷“锂三角”地区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2023年该区域锂矿权交易额突破了50亿美元。巴西矿产和能源部与宁德时代签署了锂矿开发协议,计划建设年产8万吨碳酸锂的产业园区,配套建设电池正极材料工厂。阿根廷YPF公司成立锂业子公司,计划5年内投资27亿美元开发3处盐湖锂矿。这种合作模式正在改变单纯资源出口的旧格局,并使得该国锂产品附加值提升了60% 可再生能源与传统业务的协同效应显现。巴西国油在海上石油平台安装的浮式光伏装置实现了油田作业15%的电力自给,每年减少柴油消耗1.8万立方米。墨西哥国油利用废弃油气田建设的地热发电站为周边社区提供稳定电力供应,累计发电量达420吉瓦时。阿根廷页岩油产区配套建设的风电项目满足了油田40%的用电需求,使得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5%。这些创新尝试正在重塑传统能源企业的运营模式。 实现平衡发展的路径 技术融合创新成为破局关键。阿根廷国家石油研究院开发的“智能油田”系统,通过2000个物联网设备实时优化注水采油效率,使得老油田采收率提升了8%,已在12个油田推广应用。巴西国油研发的区块链原油交易平台将合同执行周期从45日缩短至7日,年节约交易成本1.2亿美元。墨西哥建立的数字化钻井模拟中心,培训出300名掌握人工智能建模技术的工程师,钻井事故率下降了28%。 融资模式拓展创新。哥伦比亚国油发行了1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专门用于甲烷减排项目,被超额认购3.2倍。巴西国家开发银行设立50亿美元的能源转型基金,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提供年利率为4%的优惠贷款。智利创新“产量分成+碳信用”组合融资模式,吸引欧洲养老基金投资15亿美元开发低碳油气田。这种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融资工具的应用,为传统能源企业开辟了新融资渠道,2023年拉美能源企业ESG债券发行量比2022年激增了180%。 区域能源合作正在推进。加勒比石油计划成员国正在协商建立联合储气设施,计划投资7亿美元建区域性LNG接收站。安第斯国家联盟推动的跨境电网互联项目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首期工程将连接秘鲁、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的电力系统。巴西与乌拉圭合建生物甲烷管道,年输送能力为两亿立方米,可替代两国10%的车用柴油。这种合作强化了区域能源安全网,2023年区域能源贸易量比2022年增长了14%。 面对全球能源变革,拉美国家石油公司选择了务实发展道路,既没有大规模削减传统业务,也没有盲目追逐新能源风口,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保障国家经济命脉的同时,培育了新的增长点。这种渐进式转型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为资源型经济体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样本。随着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持续演变,这些企业的实践或将重新定义发展中国家能源企业的转型逻辑。拉美能源巨头的“双轨并行”策略——即深度优化传统业务与审慎拓展新能源领域,可能成为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采纳的转型范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