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中原油田 “啃”下硬骨头 晋升大气田

2025年03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 敏
16.8K

    □杨 敏

    通南巴气田是中原油田产能建设重要接替阵地,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通江县、南江县、巴中市境内,气田面积超1000平方千米,构造位置处于川北复杂构造带,气藏埋深在3500~5500米,属于典型的深层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

    须家河组致密气藏就像被重重锁在地下深处的宝藏,开采难度大。这对中原油田致密气藏研究团队的科研人员来说,既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不断前进的动力。

    扎根现场、分析数据、查阅资料、反复研讨……6年来,科研人员一直在与时间赛跑,与须家河组致密气角逐。

    近日,喜讯传来,川东北通南巴气田须家河组的致密气勘探取得重要发现,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551.59亿立方米 ,累计提交储量达1066亿立方米,标志着该气田正式迈入千亿立方米大气田行列。

    “该成果也是我国石油工业在深层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领域的一次重大胜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入新动能,也为中原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周凯说。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沉积储层专业专家尹青介绍:“该区块地质条件复杂,致密砂岩气藏多期河道、多期次裂缝发育,平面非均质性强,勘探难度大,具有‘储层薄如纸’‘岩性硬如铁’的特性,一直被视为油气勘探领域的硬骨头。”

    科研人员以智慧作锤,敲开致密砂岩之门,实现勘探跨越。中原油田科研团队持续开展致密砂岩攻关研究,不断探索创新。他们深入研究多类型储层发育主控因素、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富集规律,创新构建了复杂构造区致密砂岩成藏富集理论体系,形成了以断褶-砂体-裂缝一体化表征为核心的多类型“甜点”描述评价技术,通过多因素耦合“甜点”识别技术刻画高含气富集带,突破传统勘探思维,实现须家河组薄储层三维空间展布的描述,完成了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的新突破,为此次重大发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他们以科技为刃,精准突破地质难题。针对复杂构造区致密砂岩前期测试产量低、储量动用难度大的问题,中原油田科研团队大胆采用非常规思路,加快工程工艺迭代升级。他们全力攻关大规模体积压裂技术,不断优化工程参数和施工程序,持续探索大斜度井和水平井钻探。经过不懈努力,多口井测试见高产气流,大幅提高了气田的开发效益和产能。

    截至目前,中原油田已在通南巴气田须家河组部署实施10口试采井,累计采气近9亿立方米。

    下一步,为进一步评价气田须二、须四段气藏产能及储量规模,加快产能建设,中原油田将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少井高产、效益开发”的原则,继续加强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与部署,持续扩大通南巴气田规模,打造规模增储新阵地。同时,团队将深化致密砂岩领域地质评价和工程工艺攻关,推动四川盆地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