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西北油田优化布井 推动新井快速建产

2025年03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福全
16.8K

    本报讯 记者王福全报道:2月26日,塔河油田阳光明媚,新投产的YT2-32X井稳定生产,日产原油11.2吨、日产天然气2万立方米。这是西北油田将新井部署在原有井场上、实现新井快速建产的成功案例。

    今年,西北油田规划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新井部署数量较去年增加41口。为提高新井建产时效,西北油田推进地质、工程、地面等多专业一体化协同,通过实施“井工厂”、利用异形井场、井队设备瘦身等多种措施,有效解决老区地下有开发潜力与地面无空地布井的矛盾,推动新井快速建产。前两个月,油田已完成新井部署62口,同比增加26口。

    “确定合适的井位,本身难度就很大。以前遇到涉耕、涉保护区等征地难题,地质研究人员只能反复选择井位甚至取消部署,导致工作重复、时效降低,严重影响新井产能建设。”西北油田生产运行管理部高级专家刘爱民介绍。

    近两年,西北油田应用“井工厂”模式已部署新井21口,有力支撑了油气上产。这一新模式能够大幅缩短征地周期和钻前准备时间,井均降低成本400万元,新井投运时间可提前2至3个月,井均节约生产用地1.3万平方米。

    同时,西北油田坚持“一井一策”,通过利用异形井场、井队设备瘦身等举措解决布井难题。在新建设的TKE3-1X、TH124121X等井场,梯形、多边形井场替代了传统长方形井场,有效避开了周边敏感区域。针对井场面积和形状变化,结合安全生产要求,西北油田对钻井作业队伍进行优选,甲乙双方共同优化进场设备、工具和作业方案,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提高了新井建产时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