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新闻链接2025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宫向阳 康效龙 王 振
中国石化智能工厂建设驶入“快车道”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名单,天津石化、扬子石化、九江石化、中科炼化、广州石化、北海炼化、镇海炼化等7家石化企业项目入选。 为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中国石化自2012年开始启动智能工厂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16家炼化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建成全球首家数字孪生智能乙烯工厂。其中,中科炼化和镇海炼化被选为国家领航级智能工厂进行培养。 通过智能工厂建设,中国石化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30%以上,万元产值能耗降低了8%。企业先进控制投用率达到90%以上,重点环境排放点实现100%的实时监控与分析预警,企业重点装置报警下降70%左右。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石化通过智能工厂建设累计增效超30亿元。 中国石化通过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视频的融合应用,实现罐区巡检、变电站外操日常巡检、化工成品库仓储与接卸、实验室化验等人机融合作业或现场无人作业,劳动效率提升2至3倍。以天津石化为例,该公司通过“5G+AGV(自动导引车)+智能化设备”,实现了仓库的无人智能化管理;投用AGV无人驾驶叉车,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机器搬运,满足了装置的连续生产要求,实现成品从入库打包至出库装车的全程无人化。 智能工厂建成后,企业社会效益显著提升。一是引领了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的融合,助力石化产业智能制造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二是提升了石化智能制造技术和产业链安全可控水平,首创石化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标准体系,开发了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了适用于典型石化行业应用的工业软件,创建了数字孪生的智能石化示范工厂,打破了国外垄断。三是带动了智能化生态建设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了石化自主成套技术、新一代数字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的深度融合与产业转化。 中国石化完成全尺寸DeepSeek国产化部署 2月5日,中国石化完成DeepSeek在国产化算力环境下的部署,并接入长城大模型应用系统,在企业内部分批推广使用。自国产深度推理大模型DeepSeek发布以来,中国石化第一时间组建专门的模型部署和测评团队,此次部署不仅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且将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应用提供有益探索,助力行业技术革新与效率提升。 部署过程中,中国石化采用先进的推理加速技术,大模型的推理计算效率提升近一倍,显著增强了模型的应用支撑能力。为验证DeepSeek-R1在石油化工行业的适配性,中国石化编制了《石油化工行业大模型测试题集(推理思考版)》,对模型进行全面深度测试。测试结果显示,DeepSeek-R1对石油化工行业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综合回答准确度较高。此外,中国石化还利用DeepSeek大模型对数百个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智能解析,探索行业数据集的高质量构建。测试结果表明,DeepSeek大模型识别石油化工行业的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专业图表等专业内容时准确率较高,能够有效支撑行业数据集建设和行业模型训练。 下一步,中国石化将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提升石油化工行业大模型的训练质量,实现深度推理与行业认知的深度融合。同时,将充分利用DeepSeek大模型的高质量编程能力,提升地震资料处理、油藏开发优化、化工产品研发、客户服务等专业模型的开发效率,进一步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资料由 宫向阳 康效龙 王 振 提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