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1版:中国石化报01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低空巡检护航天然气安稳供应

2025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戴 莹 王 彦
16.8K

    戴 莹 王 彦

    “无人机低空巡检时,发现焦页193号集气站输气支线附近有塌方现象,需要马上去现场处理。”2月25日9时,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采气四区管理人员张骏紧盯电脑屏幕,皱起了眉头。

    自从涪陵页岩气公司去年10月在采气四区引进无人机智能低空巡检系统后,每天派出10架无人机定时定点在30座集气站和95公里输气管线上空盘旋,像尽责尽职的守护者,仔细排查各类隐患。

    张骏马上和采气四区平桥集输站站长欧阳勇一起,驱车几公里赶往塌方现场。无人机通过定位功能引导两人沿着山路,快速到达抢修地点,避免在山里迷路,有效加快抢修进度。

    到达现场后,两人发现由于前段时间雨天多,土壤因雨水浸泡变得松软、流失,造成一小段输气管线裸露、位置下移。

    张骏连忙打电话向涪陵页岩气公司及采气四区汇报:“管线周边确实塌方了,好在发现及时,问题不大,我们马上处理。”

    他和欧阳勇迅速从巡检车上取出铁锹、铁镐和几个编织袋,在附近山坡挖了一些泥土、石块装了进去。山上泥土坚硬,两人挥动铁锹和铁镐埋头大干,一会儿工夫,浑身上下直冒汗。

    “先填埋管线,无人机已将视频和图片传给维修队,他们正制定堡坎、围堰等水土保护设施重建措施,很快会来修。”张骏说,“这架无人机太管用了,不但速度快,而且视野宽,这段管线在低坡,人工巡检不易发现。”

    据了解,涪陵页岩气公司此前选取山高路险林密的采气四区,开展智能化采气示范区建设,部署智能群控无人机系统,并计划以采气四区为试点,逐步向公司5个采气区推广,让基层员工感受到低空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截至目前,该公司通过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在采气四区巡检线路3500公里,巡检效率提高10倍以上,有效护航涪陵页岩气田安全高效保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