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巧施妙招解决取样难题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唐 勇 方龙鑫
16.8K

    唐 勇 方龙鑫

    “密封圈安装是否到位?取样器上下阀开关是否灵活?”宫海涛做着下井前的叮嘱。

    “放心吧,这个取样器的上下阀开关还是我发明的呢!”李保华自豪地说。

    日前,河南油田油服中心生产副队长宫海涛,接到4口高压注聚井井下物性取样任务。这是他第一次干,心里有些没底,但李保华给了他底气。李保华是生产队里的测试工高级技师,有着20多年的测试经验,被大家称为“金牌”班长。

    在J204注聚井录取井下水样现场,随着取样器平稳下行,指深仪的数据停在了1456米。距离目的层还有9米,这个地方正好是封隔器,挡住了取样器下行的步伐。

    “没关系,按照取样规范折算,这口井的取样距离误差控制在10米内都可以取出合格水样,现在位置符合规范。”专家邱坤态给出解决方案。

    取样后,他们遇到了取样器无法触发开关关闭控制阀的情况。

    “我们可以在上下5米范围内,多次上提下放,通过将取样器与油管内壁摩擦实现控制阀的关闭。”经过细致分析后,李保华提出办法。

    经过1个小时的耐心细致操作,李保华从防喷管内取出取样器:“控制阀关闭,取样成功了!”

    经过2天紧张施工,该测试队圆满完成4口注聚井的高压物性取样任务,为下步注聚井科学配液提供了数据支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