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奋力攻克碳纤维应用难题

2025年02月2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胡拥军 李 智
16.8K

    胡拥军 李 智

    “碳纤维预浸料新产品已经完成了实验,目前在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力学性能测试。”2月18日,记者走进上海石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实验基地,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相关课题负责人沈海娟介绍。

    把不同丝束的碳纤维与不同性质的树脂进行科学匹配,可形成不同性能的碳纤维预浸料,成为生产网球拍等体育用品和无人机等的原材料。沈海娟团队主攻碳纤维预浸料新产品研发,“从实验到检测再到性能稳定的产品,这个过程充满挑战。”沈海娟介绍。

    碳纤维预浸料的生产由涂膜和预浸两道工序组成。先将两卷离心纸均匀上膜,然后把铺展平整的碳纤维夹在中间,压制而成,整个过程像做“夹心饼干”。然而,做这个“夹心饼干”难度极高,对涂膜精度有着极其严苛的工艺要求,每平方米的成品偏差仅允许正负3克以内。

    近日,沈海娟团队对新研发的产品进行第一次工艺实验。4个多小时后,成品下线。仔细查看可见胶涂膜略显不均匀,说明左右克重与中间有偏差。沈海娟宣布实验失败时,大家的情绪有些低落。她宽慰大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离成功不远了。”

    接连几天的时间里,科研人员精心调整辊轴间隙、速率比、温度等参数,实验结果一次比一次进步。团队开展第4次实验时,成品的表面光滑平整,透着黑亮。安静的实验室里发出欢笑声。沈海娟说:“实验取得了成功,大家都很高兴,心里也踏实。”

    目前,上海石化多个团队正奋力研发生产碳布、碳板、碳筋等碳纤维产品,为拓展碳纤维应用市场“开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