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创新的“吊索免登高快速摘除装置”,巧妙改进吊车摘钩方式,大幅减少了登高作业次数
别了,游梁上的“风景”2025年02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邵明浩 李超君
邵明浩 李超君 在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抽油机服务站的日常工作中,一个个游梁机曾是难以逾越的“高山”。近日,站在安全区域的抽油机服务站责任技师王利,手中稳稳拽着一根绳子,另一端连接的,是他和同事们智慧的结晶——“吊索免登高快速摘除装置”。这个装置看似普通,却承载着一场作业方式的变革。 “别看它貌不惊人,摘钩时却可派上大用场。”孤岛采油厂机采装备服务部副经理张海明在一旁介绍。过去,抽油机配件吊装作业,员工需顺着梯子爬上六七米高的支架或游梁,手动将绳套从吊车吊钩解下,过程既耗时又费力。 抽油机服务站承担着孤岛采油厂的抽油机安装重任,每年1000余次吊装作业、2000余次登高作业,站内27名干部员工都要直面这一挑战。夏日,滚烫的梯子如烙铁般,烫得人手生疼,一趟登高下来汗如雨下、气喘吁吁;冬日,寒风似刀割,厚重冬装让穿戴安全带都成难题,脚面还常被梯子硌得难受。 “装一台抽油机,得爬上爬下近8个来回,耗时近一小时。”张海明感慨,“曾经的小伙儿,如今也吃不消了。”如今,站内员工平均年龄51岁,超过2米的登高作业,对他们的身心都是严峻考验。 “怎样能少爬,甚至不爬?”这个问题在王利心中扎了根。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翻阅各类资料。一次偶然机会,水壶把手的形状激发了他的灵感:“做个类似把手的装置,和吊钩贴合,在地面拉绳形成斜度,让绳套脱落,问题不就解决了?” 王利迅速和同事分享了想法。他们用废旧材料制作简易模型,并进行反复改进。吊钩防脱器挡住绳套的难题,一度让团队陷入困境。但他们没有放弃,查阅资料、集体研讨,最终利用夹子和杠杆组成牵引装置,成功拉开挡板,解决了技术难题。 经过数月的共同努力,“吊索免登高快速摘除装置”大功告成。起初,大家对新装置心存疑虑,使用意愿不高。可当亲身体验到无须爬梯就能轻松摘钩时,大家便彻底改变了态度,对它产生了“依赖”。 作为降低高风险作业、减轻员工劳动强度的“神器”,该装置引发油田各单位关注,目前已应用于百余井次,使用成功率达100%。如今,抽油机服务站作业现场的游梁上,再也不见攀高摘钩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高效、安全的全新作业模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