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大漠戈壁的“温暖守护者”2025年02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宋胜波
宋胜波 1月28日除夕,在西南石油工程公司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新疆西南热力队基地,红灯笼高高挂起,在呼啸的寒风中摇曳着,为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和温暖。 维修班长张石磊身着红色工装,头戴安全帽,一丝不苟地监控着锅炉的各项参数。这位去年刚转岗的四川汉子,第一次在远离家乡的岗位过春节。 大漠戈壁的气温低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钻井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上,否则设备将面临冻损、油层将遭遇冻结。 “管线温度每下降1摄氏度,设备冻堵风险就增加一成。”张石磊手持测温仪,在积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巡查。他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划过,将一项项数据记录下来,与以往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一旦发现参数出现异常波动,他会立即采取行动,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供暖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值班室内,多个监控屏实时跳动着供暖数据。忙碌了一天的司炉工肖正谦,向接班同事交代着注意事项。这位56岁刚转岗到新疆西南热力队的“钻井老兵”,向同事展示着家人发来的拜年视频,手机屏幕映照着他眼角的笑纹。“这么冷的天,钻机不被冻住,咱这年就没白过。”肖正谦说。 这支驻守大漠戈壁20年的供热队伍,春节值守已成了惯例。除夕夜,数十个钻井平台的灯火与基地红灯笼遥相辉映,勾勒出这群“温暖守护者”的守岁图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