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共享“黑名单”杜绝“漏网鱼”

2025年01月2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黄 圣
16.8K

    黄 圣

    在安全管理领域,对直接作业环节的承包商管理尤为重要 ,一旦管理不善,容易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和社会声誉造成冲击。织密信息网络,构建多地域的承包商“黑名单”共享机制,刻不容缓。

    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通畅,一些被部分企业开除的承包商趁机在不同企业间寻找作业机会。企业应携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共享承包商清退信息、安全业绩评价等内容。有了这个平台,企业能提前识别“问题”承包商,精准筛选,避免不良承包商混入,保障合作安全。

    倒逼管理升级,提升施工安全质量。在“黑名单”共享机制的约束下,承包商会主动提升直接作业环节的施工标准。此外,优秀承包商的良好业绩也能通过信息共享得到认可,激励更多承包商企业追求卓越,降低施工风险。

    形成多方互促格局,推动高质量合作。“黑名单”共享机制让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承包商、承包商与承包商之间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筛选和竞争体系。这一体系强化了企业对承包商的监管,有利于营造更健康的市场环境,为企业与承包商的高质量合作筑牢根基。 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真正提升承包商管理水平,为企业稳健发展护航。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