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满满福气中原来

——走进中原油田储气库
2025年01月2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胡庆明 张义海 杨君 李军 仝道丰 孙博
16.8K

    胡庆明 张义海/图 杨 君 李 军 仝道丰 孙 博/文

    “我在储气库熬夜,就是为了爸妈在家里睡得更香。”

    “能让居民们过上暖和的春节,再冷都不是事儿。”

    “多打一口井,储气库就能多存一方气,保供就多一分底气。”

    …………

    1月12日记者夜访中原油田储气库时,一线员工这些朴实而真诚的话语,至今回响在耳畔。

    作为华北地区重要天然气调峰库群,中原油田储气库自2021年投运以来,已累计注气21.9亿立方米,采气7.6亿立方米,为保障京津冀等地及黄河流域上千万个家庭的冬季取暖和民生用气发挥着重要作用。

    冬夜里的场站

    当天21时,记者来到位于河南濮阳瓦屋头镇的中原油田卫11储气库。冬夜田野中的场站灯光通明,先期注入的天然气像憋足了劲的“气龙”,从地下放出,经过滤、脱水等流程后被送入千家万户。

    在管网区,记者碰到按点巡检的00后员工王瑞达。“每天跟着师傅们学习,我已经非常熟悉现场设备设施和工艺流程了,你看后面那根管子,那是1号、2号丛式井场注气管线。”开朗的王瑞达一路走,一路介绍。去年,他在岗度过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春节,今年春节还要坚守。不同的是,今年他能单独顶岗了。

    虽然父母听到这个消息有些遗憾,王瑞达却很乐观:“我在储气库熬夜,就是为了爸妈在家里睡得更香。”

    旷野中的作业现场

    离开卫11储气库时,记者发现附近的旷野之中一处作业现场灯光闪烁。那是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文卫作业区作业304队的员工正在连夜施工,以改善储气库地下连通状况。

    “冷不冷?”

    面对记者的关心问候,304队1班班长李虎岩豪爽地回答:“能让居民们过上暖和的春节,再冷都不是事儿!”

    后半夜的钻井施工

    虽然储气库已具规模,但“添丁”扩容并未停歇。

    当记者赶到距离卫11储气库30公里外的文24储1-6井时,已是后半夜。现场依旧灯火通明,钻井平台上,钻工们正进行甩钻铤作业。

    钻井施工没有中场休息,凛冽的寒风中,他们一干就是12个小时。负责施工的中原石油工程钻井二公司50608钻井队平台经理赵亚川向记者介绍,随着工艺不断优化,工程时间已大幅缩短。“多打一口井,储气库就能多存一方气,保供就多一分底气。”赵亚川骄傲地说。

    一夜采访,无论是卫11储气库大门外“保供有我,请党放心”的标语,还是返程时路旁烩面馆灶台上跳跃的蓝色火焰,都让记者们相信:安全平稳为华北地区千家万户温暖过大年送上满满的“中原福气”,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