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2024年,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江汉油建公司牢固树立“干精品工程、优质服务业主、努力打造绿色工程”理念,市场新签合同额创历史新高

精品工程成市场开发“敲门砖”

2025年01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 龙
16.8K

西气东输四线项目施工现场。
全自动焊焊工在调节参数,准备管口施焊。

    2024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江汉油建公司牢固树立“干精品工程、优质服务业主、努力打造绿色工程”理念,市场新签合同额突破30亿元,创历史新高。7项工程荣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共获得业主表扬信、感谢信、锦旗20多次,他们用一项项精品工程叩开了市场开发的大门。其中,在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穿越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施工中,他们有针对性地编制绿色施工、地貌恢复、生态复绿方案并严格落实,赢得当地政府和业主的充分肯定,被评为“优秀施工单位”。《人民日报》对该公司在自然保护区绿色施工的经验做法专门进行了报道。本版用组合报道的形式展现江汉油建公司努力打造精品工程、绿色工程的具体实践,敬请关注。

    ● 7项工程荣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

    ● 获得业主表扬20多次

    ● 市场新签合同额突破30亿元

    □张 龙 文/图

    2024年,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江汉油建公司市场新签合同额突破30亿元,创历史新高。7项工程荣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获得业主表扬信、感谢信、锦旗20多次。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牢固树立‘干精品工程、优质服务业主、努力打造绿色工程’理念,保障公司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江汉油建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郑明高认为,只有树品牌、展形象,市场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牢固树立精品理念,确保工程“内外兼修”

    “虽然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97%,但说明质量还有提升空间。”1月9日,在镇杭成品油管道改迁工程现场,江汉油建公司质量专家组在针对技术交底、材料管理、设备运行、人员培训等工作进行检查后,开出了看诊“处方”。

    “质量专家组一线行”活动是该公司提升项目质量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专家组成员由焊接、管道建设、技术等专家组成,他们定期到工程建设现场,通过指导、检查、培训等方式,为公司工程质量管控夯实了基础。

    一直以来,该公司坚持“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的理念,把打造精品工程作为市场开发的“敲门砖”。

    为全面打造精品工程,该公司在开展“质量专家组一线行”活动的同时,制定质量正向激励政策,调动全员查找“低老坏”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创优意识;建立焊工信息库,推行“黑名单”制度,每月开展一次“优秀焊工”评选,促进关键工序人员操作能力提升;加强新技术应用,服务项目实体质量。

    在集团公司重点工程——红星地区建南区块红页1-红页2井区评建项目地面工程净化站施工中,他们把全自动焊技术创新运用于场站建设,保障了焊接一次合格率始终在98%以上。

    在强化实体质量的同时,该公司还在感官质量上下功夫,确保工程“内外兼修”。在场站建设方面,质量专家发现混凝土在基础制作过程中,棱角边常有破损情况,虽然质量过关,但外形不好看。为此,质量专家组织技术人员攻关,经过一个半月的实验,实施了浇筑、拆模、养护等一系列保护措施,让混凝土基础“出厂”的样子四面方正无破损,在济青管道章丘东分输站、淄青线胶州站建设中获得业主充分肯定。

    过硬的场站质量也赢得了市场青睐。2024年,该公司先后中标国家管网山东分公司一般安装工程施工框架1标段、4标段,在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2024~2026年度三类投资项目施工总承包中获得第1名。

    牢固树立服务理念,  解决业主烦心难题

    1月5日,在连绵起伏的鄂西山区,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川渝鄂段(铜梁—潜江)线路施工三标段打火开焊现场,弧光在焊棚内闪烁不已,不到40分钟,一道管口焊接完成。

    “比山区传统的自动组合焊接提升了2~3倍工效。”郑明高说,针对山区施工研发的钨极氩弧自动外根焊技术,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2019年,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在大口径长输管道建设中全面推行全自动焊接工艺,提升管道建设效率与质量。然而,在山区开展管道建设,短板明显:全自动焊接工艺路线少、传统自动组合焊接效率低。

    业主关注的重点、难点,就是江汉油建公司提供优质服务的关注点、落脚点。针对建设短板,该公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研发,最终经过长达4年的研究、实验,钨极氩弧自动外根焊技术在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威远/泸县—铜梁)线路的山区段成功应用,并在全线率先完成主体焊接,新技术获得业主高度认可。该焊接工艺被写进了后期的招标文件中,丰富了山区管道建设全自动焊工艺种类。

    此外,如何保证管道建设安全施工也是建设单位的共同命题。在西气东输三线中卫—枣阳段施工中,该公司面对23条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大的难题,组织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究,自主研发了隧道外焊接管道推管器发送技术,成功避免了在隧道内施工的安全风险。

    优质的服务,为该公司成功中标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鄂豫赣皖浙闽段干线、枣宣线等国家管网重点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牢固树立绿色理念,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在西气东输四线管道地貌恢复中,你们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生态修复法律法规,为我县生态修复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12月底,该公司西气东输四线项目部收到来自甘肃省瓜州县自然资源局的表扬信,信中点赞该公司高质量完成了232公里地貌恢复和生态复绿。

    在232公里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越戈壁、耕地、草地,以及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该公司极为重视,收集历史生态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土壤类型等,充分了解物种分布范围和生态系统状况,有针对性地编制绿色施工、地貌恢复、生态复绿方案并严格落实,赢得当地政府和业主的充分肯定,被评为“优秀施工单位”。《人民日报》对该公司在自然保护区绿色施工的经验做法专门进行了报道。

    该公司始终把高质量项目建设与高质量生态保护结合起来,保障国家战略需要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他们在新气广西支线项目建设中,邀请湖南省林勘院专家指导复绿工作,获得建设、运营单位一致认可;在涪陵页岩气田建设中,创新运用激光除锈工艺,极大降低粉尘污染;在西气东输三线枣阳—仙桃段施工中,创新废旧泥浆饼化处理技术,实现了泥浆循环利用、绿色回收。

    提高工程“含绿量”,市场的“含金量”也随之提升。2024年11月,在国家管网10项重点工程建设中,该公司安全、环保、质量、进度等综合指标全部获“优”。凭借优异成绩,该公司2024年共中标国家管网15项工程,中标金额创历史最高。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