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替代电池技术层出不穷,
谁将主导电池市场?

2024年12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庞晓华
16.8K

    编者按

    电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正在重塑能源版图,加速电动时代的进程。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电池行业的主流,同时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和硅阳极电池正成为最有前途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本专题聚焦电池技术最新进展,展示中国石化助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探索能源化工企业如何把握时代机遇拓展新赛道。

    ● 庞晓华

    “在能源史上,我们已经见证了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现在正在快速进入电动时代。”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在日前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国际能源署(IEA)在近期发布的《电池和能源安全转型》报告中指出,2023年全球新增1400万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部署规模同比增长超过40%,预计未来几年还将进一步强劲增长。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和电池储能市场规模有望在目前1200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到5000亿美元以上。

    动力电池被称为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护城河”,其成本迭代与技术迭代关乎下游整车产品的竞争力,市场规模的扩张正在吸引大量资金涌入,以研发更可靠的电池解决方案,帮助电动汽车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也为电池市场带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变革。

    锂需求推动技术替代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电池行业的主流产品。电池制造商极度依赖锂生产商来获取其产品所需的锂资源,对锂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锂矿的供应却相对有限。此外,锂离子电池需要大量的水和能源来生产,且回收难度大。电池制造商正在积极寻找优化或替代方案,提升电池性能。

    不断增长的锂需求和对环境的担忧正在推动人们寻找替代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和硅阳极电池成为4种最有前途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目前尚不清楚哪一种技术最终将占据主导地位。

    钠电池崭露头角

    英国法拉典公司和ICM投资公司联合研发的钠离子电池受到广泛关注。法拉典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奎因表示:“钠是一种比锂更可持续的电池材料。钠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原料成本相对较低且易获取,提取的用水量也更少,提取一吨锂所需的水是提取一吨钠所需水的682倍。”

    不仅如此,钠电池易燃风险低,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更加安全。然而,钠电池也有缺点,即能量密度低、充电周期短。目前,科学家正在努力攻克这一难题。

    锂硫电池前景可期

    另一种替代方案是锂硫电池,即在阴极中使用硫而不是镍、锰和钴等稀土资源。硫在地壳中含量更丰富,同时也是天然气加工和炼油的副产品,这意味着它比稀土资源更易获取,在材料成本上更具优势。锂硫电池有超高理论能量密度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电池器件之一。

    尽管锂硫电池的充电能力尚待提升,但其在电网存储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已被广泛认可。韩国LG新能源公司已成功试飞了一架由锂硫电池驱动的无人机,并计划到2027年批量生产能量密度为锂离子电池2倍的锂硫电池。

    固态电池新星崛起

    固态电池是指将传统电池中的电解液变为固体电解质,以大幅提升能量密度,而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更长的续航里程。固态电池由于易燃风险低、能量密度高和充电快,被视为未来电池技术的有力候选者。但这一路线仍有诸多技术问题待突破,且生产成本比钠电池高。

    许多业内专家认为,固态电池仍需找到一种理想的固体电解质来有效地为电池供电。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Solid Power公司已经发明了一种硫化物电解质电池,其能量密度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高50%~100%。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8年每年为8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固态电池。

    硅阳极电池潜力巨大

    咨询公司IDTechEx今年5月发布报告称,硅阳极材料在提高电池性能等方面潜力巨大。几年前,硅阳极电池的保质期只有一年,但现在已经延长至3~4年。硅阳极的能量密度是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中最常用的石墨阳极的10倍。但当电池阳极材料中使用更多的硅时,这些材料的降解速度会加快。目前,该技术的商业推广仍存在一些障碍,如电池循环寿命短、成本高等问题。

    目前,石墨阳极供应链主要由中国主导,中国阳极生产商占据了全球电池阳极市场的98%。咨询公司Fastmarkets的电池材料分析师格奥尔基·格奥尔基耶夫表示:“硅阳极的研发在西方国家被视为有望在该领域追赶中国的战略机遇。然而,要达到100%的硅阳极,仍面临重大的技术挑战,比如硅膨胀会影响电池的寿命,目前已经有几种生产硅阳极的方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