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井网是基础、注好水是关键”

2024年12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军 张道宇
16.8K

胜利油田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精细水质分析,实现科学注水,助力效益开发。 李 军 摄

    □李 军 张道宇

    “水驱油藏是采油厂开发的底盘,是效益开发的压舱石,水驱开发‘井网是基础、注好水是关键’。”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厂长、党委副书记明玉坤说。该厂始终强化注水工作,坚持以水为先,保障注水投入,持续实施基础井网完善、分层注水工艺配套、地面水质系统提升全链条一体化治理,探索出了老油田高质量开发的有效途径。

    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还是普遍分布、局部富集,到处都有油

    水驱控制程度、注采对应率、分注率分别提升10个、7个、10个百分点……胜利采油厂近年来各项开发技术指标持续向好。

    该厂主力油田胜坨油田是一个多层砂岩、以水驱为主的整装老油田,历经60多年的开发,早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含水率高达96.3%,自然递减率上升,产量下滑。

    技术人员研究发现,剩余油普遍分布区与差异富集区都有大幅提高采收率的空间,理论预测水驱采收率在60%以上。

    通过取芯井追踪、剩余油赋存规律研究、油藏精细描述等工作,技术人员转变了认识,之前认为地下处处高含水、层层高含水、到处都是水,如今认为剩余油还是普遍分布、局部富集,到处都有油。“我们坚定‘老油田仍有大作为’的信心,深刻认识到坚持以水为先、系统治理是实现水驱开发老油田稳产的‘先手棋’。”明玉坤说。

    水井井下分注全体系的长寿命,才是真正的长寿命

    胜坨油田是多层系、非均质性的水驱开发油藏,井下油管、配水器等分注工具容易失效,尤其是注水井油管类型混杂,可靠性较差,失效水井一度达到223口,导致近1/5的注水无效。

    对此,胜利采油厂开展防腐油管研究,经过几年的试验、评价、跟踪、改进,选用镀钨合金油管,油管可靠性年限由1~2年延长到5年以上,失效井数量大幅下降。

    “再多的花费只要创造更大的效益也是高效成本,再少的钱不产生价值也是浪费。”该厂采油工程首席专家徐加军说,“如果用普通油管,时间一长就导致失效井增多,影响产量,看似省钱,其实花得更多。”

    水井井下分注全体系的长寿命,才是真正的长寿命。除油管外,胜利采油厂致力于实现水井工具的“无短板长寿命”。他们对每口作业井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精准描述,年均拆解各类工具150余套,通过大调查找准了问题,坚持工具拆解找问题、反复论证定方向、实验评价性能和下井持续跟踪的四步闭环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封隔器、配水器等配套工具,分注管柱有效期达1500多天。

    持续提升注水水质,让非主力油层吃上“细粮”

    分层注水,是为了满足不同层位的不同需求。胜坨油田共有7套含油气层段、26个砂层组、93个小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不同层位,渗透率差别很大。如果不采取分层注水,水会源源不断进入高含水的主力层,达不到对非主力潜力层的驱油效果。

    通过结构改进和材料升级,胜利采油厂形成了测调一体化细分注水技术,率先实现陆上油田5层、6层分注。

    面对套损加剧、储量失控的严峻形势,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贴堵技术,再造新井壁,具有较强的低成本优势,验证有效期超12年。该厂累计应用贴堵技术1133井次,恢复地质储量3500万吨。

    主力油层多为高渗透油层,注水可以吃“粗粮”,而非主力油层注水压力高,必须吃“细粮”。注水水质是实现分层注水的关键,对此,他们持续提升注水水质,实现了C级、B级水质100%覆盖,A级水质达到90%覆盖。

    地面工程围绕油藏调整持续配套。该厂改造地面注水站点,建设精细水处理系统4套、地面升压柱塞注水站6座,辐射老区综合调整单元、新区产能建设单元34个。

    通过综合注水技术不断集成与创新,1~10月,胜利采油厂原油产量箭头持续向上,超产3万吨,自然递减率下降0.6个百分点,含水上升率实现负增长,水驱开发保持良好态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