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化工产品需求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疲软之际,恰逢国内化工装置集中投产,加剧了化工产品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国内化工企业应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生产上下游产业链中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增产更多的细分应用市场的差异化产品。
· 更加注重本土化学品供应链
国内许多中间化学品可以媲美进口产品。国内中间化学品生产商在国内市场获得的净收益高于出口获利。下游客户越来越看重那些能够提供多种产品、技术服务和本币交易的可靠供应商。综合来看,“本地对本地”的完整化学品供应链似乎越来越普遍。
化学品进口商仅凭价格竞争的商业模式似乎正面临可持续商业模式的挑战。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我国需要各种等级的化学品和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氨酯等本地化工产品生产商,其技术许可范围不断扩大,产品品种将增加两倍。
· 增强生产不同牌号化工产品能力
我国能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满足市场对聚丙烯的需求,包括高抗冲的嵌段共聚和无规共聚物等产品。未来的赢家将是能够生产不同牌号化工产品的大型化工产品生产商。而这需要化工企业不断增强持续研发新品、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
· 加快专用料和复合材料技术创新
随着国内GDP的增速放缓,化学品需求年增长率逐步下降。与1992~2021年间两位数的增长率相比,未来我国化工品需求年增长率将处于较低水平。但化工产品专用料和复合材料的需求年增速要远远高于大宗商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化工产品专用料市场和复合材料市场会快速发展。这种增长是由可持续性和成本效率驱动的。以建筑行业为例,我国希望到2030年25%的新房使用模块化材料。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生产化工复合材料技术的创新。据了解,我国的模块化建筑只要3个月左右就能建成,而传统建筑需要6个月,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由于材料可以回收更具有可持续性。化工产品专用料和复合材料市场将成为未来国内化工企业角逐的新蓝海。
尽管我国目前化工产品专用料和复合材料的出口前景不太明朗,但可以确定的是,我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由于国内大宗化工产品的自给自足程度正在提高,导致国外化工产品生产商转向生产化工产品专用料和复合材料。预计到2030年,我国各品类PP、PE、PX、乙二醇等产品几乎可以实现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