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峥嵘岁月《青山不会忘记》

2024年07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彭 展
16.8K

为庆祝岳阳石油化工总厂(湖南石化前身之一)成立20周年编发的回忆录文集《青山不会忘记》。 彭 展 摄

    彭 展

    红色物件,珍贵记忆。当人们前来中国石化第二批红色教育基地、湖南省岳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石化公司展厅暨“2348”文化展示中心打卡参观时,讲解员都会向大家介绍《青山不会忘记》回忆录文集。

    这本编印于35年前的回忆录,小16开384页,刊登了71篇回忆文章,共17.5万字,印发2500册,到现在都成了“珍藏版”。虽然纸页早已泛黄,但书中记录的《人杰中之英灵》《涤纶改造琐忆》《四百精英南下记》《第一行足迹》等艰苦创业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

    “《青山不会忘记》是当年为庆祝岳阳石油化工总厂成立20周年编发的。文章搜集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岳阳石化报》上发过的,二是从征集的文章中选出的,然后修改编辑,分类成册。”今年88岁高龄的编委会成员、时任岳化总厂宣教处副处长魏绩文回忆,“书名是我选的,当时对《青山不会忘记》文章作者刘绍泉并不熟悉,但我觉得其文的名字还颇合时宜,就定了下来,也得到其他编委的认可。那时还没有激光照排,完全靠印刷工人拣铅字排版印出初稿。”

    “廿年前,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的高才生带着美好的憧憬,投进了黄茅山的怀抱。他就是李玉贵。”该书第185页刊登的《青山不会忘记》一文,写的就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玉贵致力于技术创新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李玉贵主持完成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炼厂气为原料的千吨级聚丙烯技术开发”项目,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他又参与热塑橡胶SBS工业试生产开发、丁烯氧化脱氢反应器改造等工作。1986年至1987年,李玉贵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一转眼就是35年。青山依旧在,绿水任长流。那一批科技人才大都80多岁高龄,他们的故事还经常被提起。每每回到云溪,望着满眼青绿的群山,我深深知道,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的引领,没有众多科研人员的付出,没有一代又一代石化人的接续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日新月异。巍巍青山,永远记得一代代人的付出,过去、现在与将来。”如今,已年过花甲的刘绍泉感慨。

    说起编辑部的故事和一篇篇文章,《青山不会忘记》编委会成员、责任编辑卢从正如数家珍:“为了补充完善《涤纶改造琐忆》一文相关内容,我专门去了长沙,到曾任岳化总厂党委书记、厂长的张从山家拜访。他很热情,介绍了相关情况,也对我们的工作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本书值得一读,形象描绘了石化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峥嵘岁月。”

    95后员工李梓萌是湖南石化的一名红色宣讲员。为了讲好企业故事,她找来《青山不会忘记》反复研读。“从一篇篇语言朴实的回忆文章中,我知晓了很多素未谋面老前辈的感人故事,有一种历史感。比如《人杰中之英灵》一文中提到的新斧、刘继永、秦德华、宋年好、李虞南、丁新章、若冰等一批老同志。他们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和艰苦创业的历程,通过一个个故事情景再现,跃然纸上,非常生动。”李梓萌说,“与老前辈们‘隔空’对话,我深受感动和教育。《青山不会忘记》这本书,我会一直读下去,赓续红色血脉的湖南石化故事,我也会一直宣讲下去。”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