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隆惠“蝶变”

2024年07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 鑫 丁 繁
16.8K

驻村干部张志鸿(右)在首个村级“养老互助院”看望留守老人。
驻村干部周磊(左)、窦浩恩在隆惠村香菇种植基地检查菌棒。
隆惠村种植园航拍。

    帮扶企业:宁夏能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星海镇隆惠村

    王 鑫/图 丁 繁/文

    “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打上工,不用为生计发愁,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真好!”7月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星海镇隆惠村的香菇种植基地大棚里,村民李宗碧一边忙着采收香菇,一边跟记者讲述这几年的变化。

    隆惠村是一个吊庄移民村落。1983年,按照国家“三西”扶贫计划,自治区隆德县的村民搬迁至此,隆惠村由此而来。2021年,宁夏能化派出张志鸿等3名驻村干部到隆惠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央企力量。

    隆惠村多是盐碱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0.45亩,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如何将这盐碱地的“干沙滩”变成“金沙滩”、增加村集体收入是驻村队必须攻克的难关。经过与自治区农科院的交流,他们了解到香菇种植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土质依赖程度低等特点,随后通过大量入户走访、资料查阅、产业调研等,最终建成了首个村级香菇种植基地。西北小村庄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园,这让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

    在驻村干部的努力下,香菇种植基地很快走上发展快车道,张志鸿又把目光转向了村民闲置的温棚。“要想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壮大我们的种植产业园。”在驻村干部的带动下,隆惠村共盘活改造86座温棚,先后种植了香菇、平菇、灵芝、猴头菇、羊肚菌,每个棚每年收入1.5万元至3万元不等。村集体收入有了极大的突破,这也为村民带来了充足的就业岗位。

    如今,张志鸿已经驻村3年了。问起这3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张志鸿用了“收获满满”四个字来形容。

    3年间,他们调研走访了每一个村户,制定各类规划、方案20多项,蹚出乡村发展新路子。他们建设了首个村级养老互助院,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一去不复返,美丽乡村小院在西北大地上错落有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