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树牢开放理念融入区域经济

□胜利油田新能源专家 李景营
2024年06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景营
16.8K

    近年来,中国石化国内上游企业纷纷加快布局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产过程净零排放。由于新能源开发利用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如何发挥油地企校各方优势,更好地推动新能源融合创新发展,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破题发展,思想是第一道关。中国石化国内上游企业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也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应当坚持开放的思维、合作的精神、共赢的理念,发挥油田、地方、企业各方的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在政策研究、市场拓展、项目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效嫁接和深度融合,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共同努力。

    融合发展,互补是第一资源。一方面,油田开发新能源可以为地方供给能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产生了包括地热供暖、工业养殖、温泉洗浴在内的各种需求,油田的井站、电网、热网、管网遍布地方,为满足这一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地方开发新能源也可以为油田供给能源。油田既是产能大户,又是用能大户,新能源可以解决绿电缺口大的问题。

    持续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相较地热、余热和太阳能,氢能、储能等新能源前沿领域是未来推动矿地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受政策环境、技术瓶颈等因素影响,氢能方面,应当发挥油田地缘、资源优势,围绕制氢、用氢重点环节促进地方氢能发展,探索形成绿氢发展模式;储能方面,要加快推进枯竭油气藏压缩空气储能、集中式光伏电站电化学储能、发电厂熔融盐储能等先导试验,强化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以集中式电储、分布式热储、点式压缩空气储能协同发展的储能布局。此外,还要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领域设备设施,促进矿地企校融合创新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