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应用渗吸吞吐、蓄能压裂、高能气体压裂等新技术,深挖低渗透油藏潜力

精准施策唤醒沉睡油藏

2024年05月2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石建芬 汪 睿
16.8K

    本报记者 石建芬 通讯员 汪 睿

    新79-斜9井是江汉油田新沟油区一口被“唤醒”的低产低液井,江汉采油厂3月对其实施渗吸吞吐技术,截至5月21日,日产油量增长明显。

    随着开发深入、实施多轮治理,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低渗透油藏产量占比已达到21.1%。为啃下低渗透油藏这块“硬骨头”,该厂持续加大攻关力度,采用渗吸吞吐、蓄能压裂、高能气体压裂等新技术,大力挖潜低渗透油藏,截至5月21日,今年共现场应用新技术6井次,累计增油1800余吨。“这个增油量不大,但这只是新技术的‘热身’,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该厂地质研究所副主任师万杰说。

    油藏长期开发后能量会流失,需通过注水等方式补充能量。然而,对低渗透油藏来说,注水补能这一常见方式效果却不理想。低渗透油藏孔隙度、渗透率远低于一般类型油藏,一味加大注水量,地层并不能充分吸收。

    新沟油区、广北油区是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呈现油井初期产量较高、后期递减较快的特点,加上受制于地面、成本等因素注采井网不够完善,传统的注水补能方式更是有心无力。

    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厂技术人员研究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找到了渗吸吞吐技术这样一把解题的“钥匙”。“低渗透油藏中的细小缝隙就像插进油层的一根根吸管,只要想办法将原油从岩石上剥离下来,就能利用缝隙产生的毛细管作用开采出来。”万杰介绍,这样一来,即使没有附近水井补充能量,油井也能实现自发渗吸,将剩余油带出来。

    经过可行性研究,该厂最终决定引进渗吸吞吐技术。

    新技术、新工艺最怕“水土不服”。技术人员对全厂低产低液井实行区间划分,结合地质资料、作业井等情况,开展效益评价,筛选出6个具有实施渗吸吞吐技术良好条件的井区。

    周12-斜6井于2023年10月压裂投产,后因地层能量不足、低产液量关停。今年3月,他们在这口井上开展渗吸吞吐现场试验。作业期间,技术等人员紧盯关键环节,优化作业方案,保障试验顺利进行。措施实施后,该井恢复至日产液5.1吨、日产油1.1吨。

    截至目前,该厂实施渗吸吞吐技术3井次,累计增油80吨,为江汉油区同类油藏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对待“营养不良”低渗透油藏,他们因“藏”施策。

    由于能量不足,王场北区、广北等产建区部分油井实际产能低于预期。为此,技术人员通过改善层间吸水效果、注入补能液等手段为油藏“补气血”,采用蓄能压裂技术,应用“压前造缝-焖井改造”模式,大幅提升单井产能。

    相比传统水力压裂,蓄能压裂技术会在压裂前先向井底注入驱油液体。今年2月,他们先向钟8斜-38井注入800立方米补能液,补充地层能量的同时驱洗孔隙剩余油,随后实施压裂措施,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增油210吨。

    当油藏的潜力油层与邻近水淹层的隔层较薄时,常规压裂易引发水淹,如果出现水淹油井开采后含水率就会居高不下。为此,技术人员引进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利用特种推进剂作为动力,在弹体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于地层岩石上。由于弹道可控,裂缝几乎“指哪打哪”,能够顺利避开水淹层。

    王场中区油井普遍需要压裂才能获得产量,但王西5-6B侧井对应油层与上部水淹层距离仅有1.4米,无法实施常规压裂。该厂于4月5日对其实施高能气体压裂措施,实施措施后日增油1.7吨,取得良好成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