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厚植油田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4年04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16.8K

    本报记者 于 佳

    4月的白莲湖畔,春意盎然。与其他景区不同的是,这里地上是景区,地下有井场。

    白莲湖井工厂是胜利油田继东辛采油厂营一地下井工厂之后建设的又一个地下井工厂,再次刷新胜利油田绿色发展的“颜值”。

    近年来,胜利油田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能源安全新战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九江石化重要指示精神,以绿色企业行动计划为统领,统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发展,全力建设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油田。

    胜利油田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家战略,高站位统筹谋划,主动调整产业战略布局,高标准推进黄河流域专项整治100条措施,大力提升绿色发展核心竞争力。

    胜利油田始终坚持严于优于国家和地方标准,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勘探开发全过程、清洁生产全链条、经营管理全领域。

    他们突出源头设计绿色化,将清洁生产、“净零”排放等理念植入设计方案,严控新增排放设备,优先使用全密闭、高效率、集约化工艺技术;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推广网电钻机等新技术新工艺,钻井泥浆不落地和环保围堰应用率达100%,率先实现修井“无塑化”,加快现场标准化建设、自动化应用,推进油井长寿命、免维护、零排放。

    为了确保污染防治高效化,胜利油田还高标准实施臭氧污染防治、甲烷与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率先开展“无废油田”建设,推行日产日清机制,荣获先行先试示范企业称号。

    他们还努力做强绿色低碳产业,加快驱油封碳,建成投产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首条百公里百万吨二氧化碳长输管道,初步形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体系,实现驱油增油和减排降碳“双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