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回顾2023
PX产业供需两旺

2024年03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2023年,世界石化产品扩能步伐并未放缓,乙烯仍处于产能释放高峰期,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同时,世界经济在滞胀风险和地缘政治危机下下行压力仍存,加之发达国家通过加息政策回收美元,全球市场恢复艰难。2023年,全球乙烯消费增速回升至2.3%。同时,原油、天然气等原料价格虽有回落,但仍处高位,产业链盈利涨幅有限。2023年,我国PX产业链整体处于供需两旺的形势,同时由于上游PX供应趋紧,产业链利润向上游转移。

    PX仍处于扩能高峰期,国内自给率快速提升

    2023年,我国PX产能增加590万吨/年至4206万吨/年,比上年增长16.3%,自2019年新一轮扩能高峰以来,年均产能增速达24.8%。如此超高速增长下,2023年产能已增至2018年的3倍,多年来国内PX大量缺口现象已面临转变,国内自给率快速提升,已由2018年的40.2%提升至78%。2023年新增产能全部来自三大集团,其中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大炼化项目新建260万吨/年,中国海油惠州和宁波大榭分别新建150万吨/年和160万吨/年,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扩能20万吨/年。

    与此同时,下游PTA也处于扩能高峰期,2023年有1000万吨/年的新增产能释放,产量增长17.7%,拉动PX需求增长18.3%。

    虽然2023年PX仍处于扩能高峰期,但由于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及意外检修等导致日韩装置负荷偏低,而下游PTA需求增长加快。同时,美国汽油紧缺导致芳烃调油需求异常强劲,美国从韩国等亚洲国家进口了大量的MX(混二甲苯)和PX产品用作调油和下游PTA产品的合约供应,这使亚洲PX资源趋紧,从而导致PX价格大幅上涨。

    PTA产能过剩加剧,国际化布局加速

    2020年开始PTA进入了历史上第二轮快速扩能周期,产能年增速均在15%以上。2023年随着恒力惠州、嘉通能源等项目装置陆续投产,新增产能仍保持在1000万吨/年。恒力惠州分别于3月和7月投产一套250万吨/年的装置;嘉通能源于4月投产一套250万吨/年的装置。近几年PTA的新建装置单套规模都在250万吨/年左右,工艺技术先进,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优势大。

    2023年我国PTA产能已占全球的67%,在国内PTA产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内产能过剩加剧,加工费不断刷新10年新低。同时,出口量显著提升,也为PTA行业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ET维持高负荷运行,出口表现亮眼

    2023年,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居民消费提升,出行需求增加,终端纺织服装零售和软饮料产量稳步增长,下游织机负荷保持在较高水平,拉动聚酯消费。产业运行向正常回归,叠加强劲的出口需求,支撑国内聚酯工厂高负荷运行,全年聚酯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

    2023年,长丝和短纤出口量分别为403万吨和12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2%和20.9%。出口目的地主要为印度、土耳其、埃及、越南、巴基斯坦等地,流向与国内服装产业转移路线高度重合,在国外承接纺织服装产业后,原料行业并未同步发展,必然增加对我国聚酯的需求,推动聚酯出口大幅增长。2023年,瓶片出口量为455万吨,同比持平。近年来聚酯进入扩能高峰期,尤其涤纶长丝、聚酯瓶片产能增速居于首位,而终端需求增长相对滞后,导致国内供应过剩愈加明显,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聚酯出口仍将是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的重要一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