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黄河铁军的“胜利速度”

2024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陈谨之 黄 丽
16.8K

落日余晖下的胜利民丰页岩油示范区 夏兆明 摄

    陈谨之 黄 丽

    海风轻拂,星光闪闪。

    胜利油田莱州湾畔的“莱深斜2井”钻井平台灯火通明,时任胜利石油工程黄河钻井70183SL钻井队党支部书记、平台经理黄利民和工友们正等待着完钻时刻的到来。

    5300米、5310米、5320米、5330米……

    当钻井参数仪跳出“5336米”的时候,大家高兴地跳了起来。

    此刻,时间定格在2021年11月3日2时。黄利民和70183SL钻井队又啃下了一块硬骨头。

    “莱深斜2井”是中国石化的重点探井,原设计井深5653米,最终在5336米实现完钻,这相当于垂直打穿了大半个珠穆朗玛峰。

    十几年间,在胜利油田东部老油区3.6万平方公里的勘探区域上,已经完钻了7000多口中浅层油井,本就复杂的地质状况变得更加棘手。从浅到深、由点及面,成为胜利老油区的突围路径。

    为了莱深斜2井,黄利民已经半个月没有回家了。他带领团队大胆使用新工具、新工艺,整体提速,再一次显示出“功勋钻井队”的真功夫。

    终于完钻了!黄利民如释重负,当他走下井台、走出红色闪耀的井场时,已是黎明时分。

    一

    2001年,黄利民从胜利油田石油学校毕业。第二年,他来到黄河钻井三公司。

    钻井队的工作有一定危险性,身边全是铁家伙,动辄上百斤,大一点的设备就更重了。

    最难熬的是夜班,五冬六夏,刮风下雨,都挡不住上井场的脚步。最要命的是冬天,北风吼得瘆人,零下十二三摄氏度,干起活儿来,棉袄里面是汗,外面结冰,手里的工作一停下,就是刺骨的冷。

    这些对黄利民来说都不算啥,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让大伙儿看看!”打钳子、甩钻杆、扶刹把、下套管……什么工序都认真学;扛药粉、排钻具、平井场……什么重活儿都抢着干。工作之余,他多次参加油田的技能竞赛,屡创佳绩。

    2017年夏天,胜利油田开展第六届劳务派遣工职业技能竞赛。按照规定,参赛选手可以脱产学习两个月。可已是钻井队副队长的黄利民怕耽误工作,就利用休息时间学习。

    赛前,他把16本钻井专业书通读了3遍,100多套模拟试卷垒起来半米高,操作项目练习了无数遍……理论考试、现场操作、评审答辩,最终以优异成绩完赛。黄利民不但因此转为油田正式工,还被破格提拔为钻井队长。

    二

    说话有力,干活儿利索,这就是黄利民。担任队长之后的他,更是事事一马当先。

    2019年8月10日凌晨,一场台风即将袭击胜利油田。

    在黄河钻井40665队担任平台经理的黄利民,那时候正带队承钻纯41-斜73井。那是一口易漏、易涌、易坍塌、地层较为复杂的生产井。当时该井已顺利完钻,正准备后续完井作业。

    台风预警打乱了原本的施工计划,队员们按照应急处置方案,将井内钻具起至直井段。随后,全队人员紧锣密鼓地准备应对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挖排水沟、接长杆泵、架高用电设备……

    黄利民仍然不放心,他召集队长李二朋、技术员青泉和泥浆组长李庭银,分析出现井涌的可能性,并开始分头盘点储备的物料,启动应急预案。

    8月11日深夜,暴雨如注,井场水深过腰。

    当夜值班的泥浆工朱巍紧急报告,返出口钻井液密度下降,并伴有油花出现。

    “油气侵!”经过紧张查勘,黄利民和技术人员做出了初步判断。地层中的高压油气涌入井筒,如不及时处理,高压油气就会喷出井口,造成井喷。

    黄利民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组织员工准备压井施工。

    狂风暴雨之中,当班员工争先恐后冲在一线,泥浆加重、调性能、测比重……但由于钻具起到了直井段,油气侵井段却在下部,循环加重虽有效果,却很难完全控制住底部的油气侵。这一下子,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

    石粉告急!眼看石粉即将用尽,紧急调拨的石粉车却进不了井场。黄利民没有犹豫,跳进齐腰深的积水,深一脚、浅一脚,去开拖拉机将石粉车拖进井场。

    井下终于恢复正常,可又有新的难题摆在面前。

    纯41-斜73井井场地势低洼,连续降雨后,沟满壕平,积水无处可排。

    若等场地积水排干再组织下套管、固井,不知还要耽搁多久,而且长时间浸泡,对油气层不利,一旦再次发生油气侵或井壁坍塌等事故,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了解到黄利民的想法,两个班的司钻向他请战:“干吧,已经泡了三天,还怕再泡这一两天?”

    看着目光坚定的工友们,黄利民布满血丝的眼睛湿润了。他不再犹豫,带领全队人员投入到起钻、下套管作业中……

    20个小时,在平均水深70厘米的井场内,两个班组轮流作业,顺利将268根套管安全下到井底,开泵循环,一气呵成。

    现场的专家由衷称赞:“黄河钻井不愧‘铁军’的称号!你们是我见过最能打硬仗的队伍!”

    三

    2020年4月,黄河钻井总公司组建70183SL钻井队,黄利民被委以重任,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平台经理,准备打胜利油田的第一口页岩油探井—樊页平1井。

    黄利民既高兴又不安。

    在胜利油田60多年的勘探开发史上,页岩油是一种新的油藏类型,能担此钻井重任,黄利民感到很光荣。可父亲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让黄利民放心不下。

    黄利民跑到医院,把情况告诉了父亲。

    父亲一听,十分高兴:“好好干,你是‘油二代’,你干好了,爸爸的脸上有光!比你在这里伺候我强。”

    知子莫若父,父亲知道儿子的心气高。

    页岩油是岩石层里的石油,是最难开采的石油之一。页岩油成熟度越高,油的可流动性越强、品质越好,越适合商业化开发。与具有两三亿年历史的北美海相页岩油相比,我国济阳坳陷陆相页岩油比较“年轻”,只有几千万年,成熟度低。这种成熟度较低、较为黏稠的页岩油,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开发先例。

    近年来,胜利油田先后开展页岩油攻关课题40余项,全力攻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开发。2009年,胜利油田在渤南洼陷钻了4口井,取出了千万年前的岩芯。2019年,又开始了第二轮探索,打下的义页平1井峰值日产油93吨,证实了我国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储量丰富的猜想。

    为了继续探索开发页岩油,胜利油田决定开采樊页平1井。这是中国石化在页岩油勘探领域的重点探井。该井的施工设计规模之大、难度之高在胜利油田十分少见。如果钻探成功,对于接替传统的石油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樊页平1井的设计要求是,先打3000米的垂直直井段,再打2000米水平段。也就是说,钻头在钻杆的推动下要先在地下拐直角,再水平方向继续钻进。150摄氏度以上的地下温度,会让钻杆软得像面条,非常考验操作员的技术和耐力。

    给井下安上“眼睛”,给钻头接上“长臂”,全新的钻井技术让黄河钻井人不再“盲打”。黄利民通过优选钻头、使用长筒取芯等措施,获得了较快的取芯速度。樊页平1井设计取芯长度为24米,实际进尺24.3米,取芯一次成功!

    阳光下,岩芯里星星点点的油斑,闪烁着晶莹的光泽。这让黄利民十分兴奋,他和队员们是最早看到胜利页岩油开发希望的人。

    2020年8月25日,樊页平1井胜利完钻。从麦苗青青到麦穗金黄,历时100多天,70183SL钻井队摸着石头过河,创造了两项国内钻井纪录。樊页平1井峰值日产石油高达171吨,钻探大获全胜。

    樊页平1井胜利完钻后,黄利民率队移师东营区牛庄镇附近的牛页1-1HF井。有了樊页平1井的钻探经验,全队员工满怀自信。

    可谁也没有想到,20多天后,牛页1-1HF井就给大家来了一个下马威。

    在井深3000多米处,钻遇油气异常活跃的超高压页岩油裂缝。关井时,套压急剧升高。紧急调配重浆、节流循环排气、放喷点火……随着一系列操作的进行,套压终于开始缓缓下降。可正当大家刚要松口气的时候,钻井液又以每分钟10立方米的速度持续漏失。

    裂缝发育完全、地层应力差、超强高压……这些都是石油钻探世界级难题。在这样的环境里施工,就像在给地层做穿刺手术,每一步都有巨大的风险。

    黄利民带领队员与页岩油较真碰硬,奋战70多个日夜,最终解除了井下的复杂险情。

    与页岩油的这次亲密接触,让黄利民体验了坐过山车般的感觉,也为日后大规模开发页岩油积累了经验。之后,黄利民又被点将,向莱州湾挺进。

    四

    为了尽快破译地下页岩油储藏的“密码”,黄河钻井人又打了牛页1-2HF井,收获颇丰。

    这坚定了胜利油田向页岩油大规模进军的决心。2021年底,“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通过论证,获批建设。

    黄利民被任命为牛页一区试验井组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这里既是页岩油开发的‘试验田’,也是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成熟运用的‘孵化器’。”大量高科技的投入使用,让一线队员兴奋不已。

    页岩油井属于非常规井,钻完井周期普遍为120多天。如此长的施工周期,规模建产和效益开发无从谈起。

    为了扭转这一状况,黄利民和队员们瞄准钻完井周期40天目标发力攻坚。要想提速提效,就得有最佳的技术参数和最优的钻具组合相配合。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技术创新一条路。

    为了保障项目运行,公司配备了4部现代型电动钻机,并配套钻台机械手等智能化系统。这些崭新的钻井技术,一改传统钻井模式,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数字化钻井建设模板。

    来到牛页一区试验井组,钻塔林立,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井场上,几个红色的身影在移动。从一个井台到另一个井台,下56级台阶,再登49级台阶,他们每天的步数轻松过万。

    从“樊页”到“牛页”,黄利民和70183SL钻井队翻开了新的一“页”,完井时间从100多天缩短至31天,机械钻速越来越快,装备和技术实现迭代升级。这就是“胜利速度”,这就是黄河铁军的风采!

    (作者来自胜利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