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在荒野
大漠深处的守井夫妻2024年02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学仁 忽凤红
李学仁 忽凤红 文/图 “宏涛,这个瓶你背上,你每次都比我费气。”李海秋掂了一下两个气瓶的重量,把重的一个递给丈夫王宏涛。 王宏涛帮妻子李海秋把面罩带子紧了紧。“今天是年三十,等会儿巡检回来,你给咱们包顿饺子吧。”东北汉子王宏涛最爱吃饺子,已经给妻子唠叨好几天了。 王宏涛和李海秋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是西北油田顺北油气田的一对夫妻采油工。去年8月,他俩一起来到塔克拉玛干大漠最偏远的顺北12斜井流程值守,这一待就是半年多。 虽然已经立春了,但在塔克拉玛干深处,气温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特别是清晨时分,井场周围的沙漠仿佛寒冰,使劲吐出冷气。 顺北12斜井是新开发的顺北油气田12号条带中部的一口油井,距离沙雅县城有350公里的路程,距离最近的顺北油田天然气处理厂基地也有110公里。为了保障该井正常生产,采油四厂设立了单井值班点,安排王宏涛夫妻俩和另外两名采油工前来值守,分别倒白班夜班。 早上接班后,王宏涛和李海秋首先去井口巡检。顺北12斜井属于高产井,他俩严格执行每两小时巡检一次的制度,每天要巡检五六次。 “海秋,你仔细观察下压力表,跟昨天的对比下,看看有没有变化?”王宏涛一边擦着阀门,一边叮嘱李海秋抄录压力温度等参数。 压力和温度是一口井最主要的动态指标,就好像一个人的血压体温一样。他们每天都要观察抄录无数次,每次都得把眼睛中线与表盘对齐了,反复观察好几次,才能抄录下准确的数据。 由于是单井生产,厂里给井场配备了分离器。为了确保低温环境下正常生产,他们还给管线增加了电伴热带,同时加注甲醇,以防冬季冻堵。 “井口、分离器、甲醇泵房、阀门等,都是要仔细巡检的地方,任何地方都不能出现问题。”王宏涛和李海秋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相互配合提醒,非常熟练和默契。巡检完整个流程后,回到值班室,一人填写报表,一人把井口数据向中控室传过去,然后清洁巡检工具,检查更换呼吸器钢瓶,为下次巡检做好准备。 今年春节,是王宏涛和李海秋在大漠里度过的第9个春节。“我们留下来过年,一来是习惯了,二来春节期间从西北到东北,再从东北到西北,实在够折腾的,我们想春节后等倒班同事回来了再回家。”李海秋虽然这样说,但是看着手机里家人的问候时,眼角还是湿润了。 他们的儿子正上大学,已经懂事了。父母身体健康,也鼓励他们在外面好好工作,不要为家里担心。单位领导也特别认可他俩,经常说,有你俩在单井值守,特别放心。 顺北12斜井距生活基地太远,他们就“自力更生”。单井上5个人,主要靠李海秋做饭。班长定期开车50多公里,到最近的塔中镇采购米面油和蔬菜,李海秋则每天变着花样,米饭和面条交叉着做,有时候还做一些特色美食。 “三十晚上,必须要吃顿饺子,这是传统,也是东北人最拿手的。”李海秋利用休息时间,拌好了肉馅,和好了面,在丈夫的帮助下,很快包好了几大盘饺子。 到了晚上,他们一边守着单井,一边吃着饺子。没有电视,他们就用手机观看央视春晚,并跟家里人视频拜年。没有鞭炮烟花,他们就到沙丘上数星星,感觉漫天的星斗,就是烟花散开的样子。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