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创新工法跑出“镇海速度”2024年01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卞江岐
本报记者 卞江岐 2023年12月31日12时,镇海基地项目管理部工程部主管李悦坤赶到催化装置建设现场,装置最关键的设备再生器的最后一个模块即将开始吊装。 2000吨吊机在装置框架前展开,高耸的吊臂直插云霄,8根钢筋均匀拉起设备,缓缓地升高。“不容易啊,这设备可是在现场造的。”李悦坤抬着头回忆道。 再生器长62米、直径18米、单台重2900吨,而且形状特殊。制造之前,项目团队就预先考虑了设备从大件码头上岸的运输路线,发现无论是路面承重还是马路限高,都不能支持这个超大型设备整体运输。在公司统筹下,项目团队首创“在现场造设备”,将庞大的设备划分为5个模块,节省成本2800余万元。一张张钢板在预制场通过卷制、组对、焊接,形成设备筒节,再进行整体热处理。 “这个装置框架安装,只用了3个月。”李悦坤指着钢结构框架,语气中满是自豪。 催化装置反应器、再生器框架作为基地二期单体高度最高、重量最大、结构最复杂的框架,成了他们的攻关重点。经团队讨论,他们将钢结构在地面成片,再成框,同步开展劳动保护、钢格栅安装、油漆涂刷等工作。系统内同类装置反再框架结顶一般需要6个月,而他们仅用时3个月,创新工法跑出了“镇海速度”。 下午2时,随着设备缓缓落下,再生器正式结顶。24小时值班的安全主管姜辛停下巡查,站在了李悦坤的边上。“明天就是元旦了,再生器结顶也算是给今年的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两人相视一笑。新的一年,更多的装置等待着他们去建设。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