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良
新星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新星公司作为中国石化新能源专业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九江石化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从“国之大者、国之所需”出发,紧紧围绕“保障洁净供能、安全供能、经济供能”“构建‘热氢风光’新能源产业体系”“打造中国石化绿色能源示范企业”三大核心职责,坚持以改革之为破发展之题,以创新之力增发展之能,跑出“加速度”,扛稳扛牢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使命,当好新能源产业发展主力军。
深化改革引动管理变革,打造新能源产业专业化发展引擎。珍惜机遇,担当作为,向改革要发展红利。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一体化协同、集中化管控”的商业运作管理新模式。推进机构重组,优化管控架构,搞好试点先行,探索实施新星区域分公司(新设)管理架构,压扁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加快新能源研究院体制调整,加强科研成果转换、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发展“智囊参谋”作用。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盘活人力资源,提高能力素质,持续打造“管理+技术+核心运营骨干团队”的人才队伍,建立经营业绩和岗位责任相匹配的收入分配体系,强化“有为有位有利”的绩效考核导向。
科技创新驱动技术变革,激活新能源产业效益化发展动能。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做好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坚持走“专精特新”科技创新道路,激发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动力。在地热业务方面,重点开展中深层地热勘探开发利用技术体系研发,成为“地热+”多种清洁能源综合集成利用特色方案的供应商,引领中国地热产业链强链及产业发展。在氢能业务方面,结合集团公司“万吨级绿氢工程技术开发及绿氢炼化示范”科技“十条龙”项目攻关,攻关解决库车绿氢项目运行技术难题,逐步形成有中国石化特色的氢能产业专有技术和标准。在风电光伏业务方面,依托实体项目和新能源信息化平台、设备信息管理系统,重点攻关大规模绿电智能化运维技术,提升运维水平和运营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资源协同促动效率变革,增强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实力。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一体化优势,在规划新增投资时,同时规划新能源资源获取、同步推进,实现新能源项目落地加快、规模跃升、提质增效。地热业务方面,坚定“领先行业”目标要求,统筹整合优势,精细开展勘探部署和地热田(区块)评价、建模,提高规模开发效率,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绿氢业务方面,坚定“示范引领”目标要求,稳妥推进库车、乌兰察布等绿氢项目,实现协同创效,助力集团公司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风光电业务方面,坚定“支撑需求”目标要求,加强与集团总部、系统内企业协同互动,跟进重大投资项目中风光绿电新能源配套指标和建设,以规模化发展满足集团公司绿电需求。国际新能源业务方面,中冰合作开发国际地热业务达成共识,深化中冰合作成果;启动探索以地热发电、制冷和风电光伏集成开发为主的国际新能源业务,加快推进形成国际新能源业务成果,增强公司规模发展硬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示范引领带动质量变革,厚植新能源产业品牌化发展优势。产业发展,质量为先,品牌为王。聚焦“国际知名、政府放心、市场信任、百姓满意”实施品牌价值战略,提升新能源产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牢固树立“客户至上”服务理念,展现央企形象,打造行业示范项目,提升品牌竞争力。充分运用世界地热大会成功举办的影响,广泛宣传公司理念、技术、标准、规模、效益、品牌等领先成果,传播“保障民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好故事,提升品牌引领力和公信力。积极参加集团公司品牌建设试点,规范基层站视觉形象,利用重要项目、重点工程、重大工作开展主题宣传、成果宣传、典型宣传和科普宣传,扩大绿色能源示范企业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