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中原油田

采出水余热变废为宝

2023年11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 敏
16.8K

    □杨 敏

    11月18日,在中原油田濮三联合站余热运行车间,值班人员正在对热泵系统进行调节,仪表显示,经过处理后用于原油加热的采出水温度为74摄氏度。采出水携带的热能被重新定义,中原油田采用余热利用工艺技术将其“变废为宝”,为原油外输及井场作业提供热源。

    在油气生产过程中,中原油田主要采用注水开发方式,油气从地下被驱替出来时带有大量的热能。中原油田在各采油厂开展余热利用项目,采用“电动压缩式热泵+直燃型吸收式热泵+板式换热器”吸热换热技术,从采出水中提取热量,替换站内原有的加热炉对外输原油等进行加热,服务油气生产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

    濮三联合站项目实施后,预计年消耗天然气36.7万立方米、消耗电量137万千瓦时,比原方式每年节约天然气160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3497.6吨。

    “中原油田坚持新能源与油气生产融合发展,加快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布局,实现与油气主业协同提效,强化氢能产业区域‘龙头’定位,扩大‘风光电储’自发自用规模,加快余热等多能互补利用。”该油田生产运行管理部副经理张诚说。

    无论是各采油厂联合站(中转站)的余热利用项目,还是“碎、散、小”的光伏电站分布,都紧紧围绕油气主业提供最优服务。

    截至今年10月底,中原油田已建成光伏项目近53兆瓦,投产光伏电站94座,光伏发电量超3200万千瓦时。

    发展光伏发电,中原油田摸索出自己的“路子”——从办公屋顶、井场、池塘等闲置土地和屋顶资源这类“边角料”场地入手,在与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相协调的基础上,采取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分步实施的方式,打造“光伏+环境治理”发电模式,以实现光伏效益化规模化发展,降低吨油气生产成本,为油田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入油气主业打牢基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