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大牛地气田提升物资供应智能化水平2023年11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袁 惠 付豫蓉 马献珍
本报讯 “这批管材出库的信息推送到我这里,我就要按流程办理职责内的业务。”11月16日,华北油气分公司大牛地气田供应站仓储调度员张育贤,指着电脑上的智能供应链管理平台介绍,“有了这个信息平台,可及时提醒我们该做哪项工作。”今年以来,通过前期需求调研、制度梳理、流程设计、系统开发等工作,大牛地气田完成了智能供应链管理平台上线运行,提升了物资供应智能化水平。 仅有十几名员工的大牛地气田供应站,承担着气田建设中入井材料、各类管材、大型关键装置等上百类数万吨物资配件的出入库管理工作,环节较多、任务烦琐、工作量大。为满足“安全、及时、绿色、经济”供应的需要,他们拓宽思路,对物资供应从源头需求到现场使用、从方案设计到完工调试等,进行系统性思考和探索,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大力推动智能化转型升级。 “通过应用智能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关键业务的数字化管控,提供关键业务节点督办提醒,提高物资供应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该站站长孙若尧说,“现在只要我们输入气田哪口井的井号,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口井所需物资的明细,为周边部署新井提供依据。” 同时,该系统里物资材料的数量、质量、使用单位等信息公开透明,杜绝了管理漏洞。随着该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物供人员能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对优选供应商、优化供应链进行更加精准的决策。 (袁 惠 付豫蓉 马献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