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我们为天然气增产保供尽了一份力”

2023年11月2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郭万江 李 芳 彭 超
16.8K

    郭万江 李 芳 彭 超

    “这活儿干得漂亮,我们为增产保供尽了一份力!”11月13日,经纬公司中原测控ZYCJ401射孔队队长毕士锋说,庆贺队伍历经20余天,顺利完成文23储12-平1井射孔施工,刷新中原油区射孔跨度最大、枪支数最多、一次入井发射射孔弹最多、起爆级数最多等4项纪录。

    接到任务后,项目组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召开施工讨论会,对施工设计方案、仪器装配、射孔枪组装及连接下井等关键环节进行逐一讨论,制定了详细施工方案。射孔工程技术专家赵开良反复嘱咐:“这口天然气井施工难度、强度堪称中原储气库群之最,一定要精细、精细、再精细。”

    多级延时起爆是此次施工最大的技术难点,为提升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和小队施工人员多次召开施工讨论会,对仪器密封、射孔枪装弹、起爆控制节点等关键环节逐一讨论,并制定出详细施工方案和步骤。“虽然这是块硬骨头,但咱们是老标杆队,关键时候决不能掉链子。”毕士锋给队员打气鼓劲。

    他们在关键工序全部采用双人操作、双人初检、双人复检的方式,确保下井前每一道工序精准无误。技术人员在做好延时起爆器地面试验的基础上,又根据井内环境参数反复推演,精准计算出井口加压值,为精准起爆加上“双保险”。

    一切就绪,随着一声令下,射孔施工按设定程序精准延时起爆,标志着此次射孔施工圆满收官。文23储12-平1井随后将投入运行,加入天然气保供大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