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茂名石化推动全链条节水减排,连续3年被评为乙烯生产企业水效领跑者,前10个月节约新鲜水超千万吨

水效领跑者何以持续领跑

2023年11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亚培 张木旺
16.8K

    张亚培  张木旺

    “今天,本班紧盯回用水装置指标,使装置处于最佳运行工况,加大了回用水量,回用水率74.27%,较上一班提高11.83个百分点。”11月10日,在交接班会上,茂名石化水务部化工作业区联合四班班长李月富拿着统计表说。

    茂名石化始终把节水工作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废水利用、扩能改造、雨水回收等措施,全链条发力节水减排。从2020年以来,该公司连续3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为乙烯生产企业水效领跑者。今年前10个月,累计节约新鲜水1127万吨。

    变废为宝:最大限度提高废水回用量

    “废水回收处理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造福人类。”化工作业区生产负责人江银永说,公司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废水回用率,把废水回用设施等同于生产装置进行管理,推行“全过程、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模式。

    水务部采用“超滤+反渗透”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提高废水循环利用水平,降低工业取水量。前10个月,该部废水回用率达到54.66%,同比提高6.81个百分点。因双膜装置产水不稳定,化工作业区把“破解装置产水不稳定困局”作为着重攻关课题,相继完成了除盐超滤膜、反渗透膜化学清洗和回用水加酸流程改造,使回用水水质进一步优化,双膜装置日产水量稳定在900吨以上,回用水量较改造前提高11.3%。

    炼油作业区优化废水处理装置操作和废水处理方案,最大限度提高废水回用量。员工每天密切关注炼油生产废水指标,通过手工检测电导率、pH值等指标,实时掌握来水水质情况,尽可能提高废水处理量。前10个月,该区回用水量同比提高9.24个百分点。

    从点滴做起:强化节水设备日常管理

    在公司炼油厂区,老旧供水管网较多,为了杜绝装置跑冒滴漏、乱排乱放现象,他们加强设备设施日常管理,及时消除管道漏点,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

    今年以来,他们聘请专业公司采用先进设备,对炼油区、化工区地下水管线进行全面检测,降低管网供水损失率。通过建立循环冷却水泄漏物料分析和在线识别系统,对循环水回水中的工艺介质进行实时在线分析,查漏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大幅提升循环水系统查漏堵漏能力。

    此外,他们注重“小投入大效益”,对节水设备进行“短平快”改造,实施一系列投资少、见效快的节水项目,有效节约了水资源。通过实施冷凝水扩能改造等5个项目,获得了低投入高回报的效果。据测算,这些项目实施后可节约新鲜水300吨/小时以上。10月23日,5个扩能改造项目之一——炼油作业区冷凝水处理装置产出合格产品,并入冷凝水管网供水,标志着冷凝水装置一次投产成功,每小时可回收利用冷凝水130吨。

    向天要效益:把雨水作为资源回收利用

    茂名石化地处南方雨水丰沛地带,他们“向天要效益”,把雨水作为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在化工厂区10号线和炼油厂区12号路、14号路雨水边沟附近,设置5个雨水回收点,通过控制边沟闸板,把洁净雨水引流进入回收点的集水池,再用回收泵把处理后的雨水送至高效过滤罐,处理后送到循环水场使用。截至10月底,共回收雨水36.42万吨。

    为了最大限度回收利用雨水,每次大雨来临时,各作业区当班员工冒雨在每条排水边沟盯住来水状况,对后期较洁净雨水进行收集储存,经过滤处理后回用。10月20日降大暴雨,化工作业区联合三班当班员工盯守在10号雨水线,蹲守在雨水回收机泵旁,看到来水清澈后立马下闸引水、开泵收水,并将过滤后雨水作为循环水系统补充水,当天回收利用4.7万吨雨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