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巡线黄河入海口

2023年10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邹会莉
16.8K

    邹会莉

    秋日的阳光最令人怜爱。一眼望不到边的苇子林、秋季里变红的黄蓿菜、林立的线杆,都因阳光而熠熠生辉。

    这是荒原的最深处。我们到这里来,不是秋游的。近期,胜利油田新滩采油管理区的用电状况出现波动,为此,作为供电单位的员工,我们对这里的线路开展排查。

    天刚蒙蒙亮,我们就集结完毕。经过 40 分钟的颠簸,来到了美丽的黄河入海口。

    清晨的保护区,笼罩着淡淡的薄雾。我们兵分三路,顺着线杆开始一段段地排查。高压线路跨越沟渠、水洼,我们拨开比人还高的苇秆,躬着身体向前行进着。叶子的倒刺把手和胳膊划出血口,硬邦邦的秆子顺着头和脸粗拉拉地滑过。林子里密不透风,被打扰的蚊子群腾空而起,在头顶上不断盘旋。

    穿越苇子林后,又遭遇了一片沼泽。我的雨鞋上沾满泥巴,刚从泥里拔出来右脚,左脚便又深深地陷了进去,用力一拔一个趔趄跌坐在泥水中。半天巡视下来, 每个人的衣服、鞋子都沾满了泥,我的腿像灌铅般沉重。

    午饭是自带的干粮。那是我吃得最香的一餐饭,用狼吞虎咽来形容一点都不过。

    在荒原上野餐,最大的好处便是视野开阔。抬眼望去,磕头机、苇子林和不时低空飞过的大雁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大美的深秋里苇花开放了,雪白的苇花像极了天上洁白的云朵,也由此成了这个季节的风景主角。

    午餐后继续巡线。小伙子们准备好冲锋舟,穿上救生衣,向着水池中的线杆划行。红工服、小舟、苇花的倒影相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就是一幅和谐而静好的画面。

    入海口的自然保护区里,还有一座临时变电所。说起来,我对这个变电所可是太熟悉了。这些年,每当黄河进入汛期,我们就会过来值守,保证采油管理区的正常用电。有一年,我们还特别针对鸟类在这一地带的电线杆上搭窝的情况,专门在树上搭建鸟窝,为线路加装绝缘保护层,以防止鸟窝、鸟的排泄物造成线路跳闸。或许因为这些鸟窝的搭建,有我的一分功劳,之后的日子里,每次来到入海口,我都会特地观看一下那些鸟窝。

    说真的,我喜欢那些鸟。

    毕竟,鸟的鸣叫,让荒原生动。

    (作者来自胜利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