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 ![]() ![]() 日期检索
为城市打造便民充电圈2023年09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中国石化致力于打造国内头部充电平台和第一直营平台,坚持“以自建自营为主,站内站外同步推进”原则,全面开启充电业务提速发展新局面。 “作为江西省会城市驻地央企,江西南昌石油以‘红色基因、智慧智能、业态融合’为奋斗目标,不断加强充换电站建设,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拥抱能源革命的发展之路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做好‘线上+线下’‘站内+站外’‘有形+无形’的营销模式,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通过‘综合能源+综合服务’的新发展模式,服务城市经济建设,全力支持南昌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构建‘人·车·生活’生态圈。” ——江西石油副总经济师,南昌石油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韦哲峰 据统计,南昌市新能源车保有量从2020年的2.5万辆增长到目前的8.3万辆。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方便居民生产生活、促进城市低碳发展,南昌石油重点探索充电桩业务多样化发展方式,快速拓展充电市场。 南昌石油以完善行政中心服务配套设施为突破口,瞄准南昌地区影响力大、引领性强的行政区域,重点突破省级行政中心,主动寻求合作,积极沟通,多次上门走访,介绍中国石化的央企背景、资金实力、运营优势、安全管理能力和品牌形象,达成了免租金、免电力增容、无分红的合作模式。江西省行政中心充电站第一期58个充电桩已于6月20日建成投营,打响了江西石油新能源场外充电业务的“第一枪”。凭借专业化运营和标准化形象,江西省行政中心充电站作为公务用车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基层配套设施,被江西省政府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他们主动提出与南昌石油合作,建设二期充电项目,共计78个充电桩。这意味着南昌石油实现了新、老省级行政区域充电业务全覆盖,为江西省充电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先行的作用。 万寿宫、绳金塔、滕王阁;南昌拌粉、瓦罐汤、白糖糕……南昌如今已成为新晋“网红”旅游城市。南昌石油敏锐捕捉到自驾游新能源车主对充电服务的需求,全面摸排南昌地区大型旅游景点和商业中心,积极寻求合作,陆续锁定昌北机场和旅游景区场外充电桩项目。其中,江西石油首座旅游景区充电站——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充电站于8月18日投营,目前共配置55把充电枪,极大方便了自驾出行的新能源车主,完善了景区周边充电配套,让游客绿色出行更方便。 为解决城市居民和新能源网约车主“续航焦虑”问题,南昌石油依托现有加能站网点,加快场内充电业务布局。通过配置光伏雨棚、储能柜等设备,构建有序充电、换电、光伏、储能、V2G充放电终端、调峰调频的新型电力系统模式,将麦庐加能站打造成一个小型的“微电网”,在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同时,提供可靠、安全、高效的电力供应。 麦庐加能站作为南昌首座高品质大型充换电综合服务加能站,充电区设置了44把分体式充电枪,其中快充枪42把,液冷超充枪2把,两轮换电服务柜1个,满足了不同新能源车主的出行需求。“以前我家燃油车经常来你们站加油,去年换了新能源车,充电还是选你们这里!”车主李女士在麦庐站充电时说道,“这里的充电枪有柔性拉杆,拔插充电枪十分轻便,还有充电休息区,服务一如既往的贴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