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这“桑拿”,痛快!

2023年08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曹俊
16.8K

    曹 俊

    7月20日,太阳很毒,还没到中午,沙子已被晒得烫手。有人做过尝试,这样的温度,在沙里埋一颗鸡蛋,半小时后剥壳可食。

    西北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钻井所副所长赫英状,带着项目组的同事登上了TK7251井10米钻台。阳光如支支金箭射下,地下翻滚的热浪蒸腾而上,但钻台上的员工仍然戴着手套穿着外套。气温越高人越要包得严实,从而避免皮肤误触身边的护栏时被烫起泡。这已是高温天里沙漠石油人的标配。

    站在一群健壮的钻工中间,赫英状显得过于单薄和瘦小。

    作业还没开始,平台经理老李发现赫英状已经满脸是汗了。老李让他到有空调的控制室里看着他们干。

    赫英状笑着说:“咱俩分兵把守,你去指挥,我待平台。”

    老李把一瓶纯净水塞到赫英状手里:“再渴也别大喝,只润润嗓子,喝多了会电解质紊乱。”

    看着赫英状满脸的汗,大家担心他中暑。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赫英状满脸的汗有一大半并不是因为天气。

    这是一次有风险的作业。塔河区块是一个开发近40年打了3000多口井的老区块。近年来,为了提速,技术人员尝试了井身结构优化、更新钻具组合、研制新型钻井液等措施。

    去年,赫英状听说系统内有人用清水替浆在页岩气固井中获得成功。他就立了项,希望把清水替浆引入塔河碎屑岩地层钻进中。

    就像百米跑,9秒是人类的极限,想要突破,还要细抠每个动作环节。这个项目就是细抠钻井中完阶段,用清水来代替高比重钻井泥浆,缩短井筒内水泥塞长度,实现不扫塞直接进入完井阶段,候凝完成后可直接下射孔枪进行射孔作业,从而大幅缩短中完周期。

    这一技术好处很多。比如,解决油层套管固井后完井通井困难、减少泥浆处理、节约完井时间、减少排污量、降低环保压力,等等。

    可问题也有,万一压力失衡就会出现垮塌或者井喷。所以,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有人说,西北油田都是超深井,压力高不适合用清水替浆;又都是上亿元投资的超深井,万一有闪失,责任谁能担得起?

    是赫英状力排众议,才有了这次现场试验的机会。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此刻的压力仍让他觉得呼吸都有困难。

    作业开始了,老李根据赫英状的手势,清晰地发着指令。烈日下,赫英状站在钻台上,两个小时一动不动。只有当汗水模糊了眼睛时,他才抹一把甩到地上。

    下午两点,作业结束,平台上一片欢呼。老李从控制室出来向他祝贺,他才感到嗓子冒烟,那瓶水一直装在裤兜里,竟没顾上喝。

    一仰脖子,“咚咚咚”全部灌下。仿佛几个月来的担忧、压力和焦虑都被这身畅快淋漓的大汗冲洗得干干净净。他大声喊道:这“桑拿”,痛快!

    该井替浆成功,节约完井周期6.4天,可节约成本86万元。(作者来自西北油田)      

    ●西北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钻井塔所副所长赫英状: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严冬寒风凛冽,盛夏烈日喷焰。无数个极端天气,极端的热和极端的寒,被春和秋一场又一场的沙尘暴连接起来。是石油,让冬的寒意清凉了夏季,夏的滚烫温暖了冬天。为国找油,这是承诺,也是誓言,沙漠石油人的忘我奉献永远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