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增强理论认同 坚定理论自信——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3年06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集团公司党组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不能从概念来到概念去,关键在于结合实际加深理解,转化成发自内心的深刻认同。要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理论脉络、历史文化源流、重要历史地位、重大时代价值搞清楚,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明白“为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激发深层次的理论认同,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提高理论自觉。 要深刻认识到这是党的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必然。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据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使命任务和时代特点,持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原创性、标志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继承更是发展,完全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完全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特点,我们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高举思想旗帜,开创美好未来。 要深刻认识到这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时代强音。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还是在曲折艰辛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的步伐从未停止。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提出一系列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思想理念,形成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引领性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情怀,闪耀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必须不断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文化力量,以强大的志气骨气底气直面挑战、勇开新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要深刻认识到这是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进军号角。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是我们党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在全党全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又一次喊“看齐”,是面对新的历史任务的动员令,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保证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学好党的创新理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坚决做到紧跟习近平总书记步伐、紧扣党中央节拍。 要深刻认识到这是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锐利武器。党的创新理论是党员干部修身立德的最好教材,是党员干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宝库。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习近平总书记丰富的从政阅历和长期的积淀思考,具有强大的实践伟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到手、学到家,我们就装上了检视自身问题的“显微镜”、观察形势趋势的“望远镜”、认识分析事物的“放大镜”,就能在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水平上不断取得新进步。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石化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沉下心来、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化新篇章。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