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高桥石化
|
![]() |
![]() |
2022年8月5日,高桥石化首次生产出66号全精炼石蜡,为加快构建润滑油石蜡特色产业链扣上重要一环。图为装置技术人员在石蜡成型装置查验该产品色度。徐峥辉 摄 |
![]() |
4月6日,高桥石化所属自备电厂供电煤耗升级改造项目投用正常并网发电,标志着该公司历经8个月完成建厂以来最大的节能降耗改造项目。图为项目建设过程中,新机组转子安装到位。徐峥辉 摄 |
□徐峥辉
自加入中国石化大家庭以来,高桥石化一路茁壮成长,原油年综合加工能力从430万吨提升到1300万吨,化工产品年实物量从6.5万吨提升到50万吨,总资产从近5亿元增加到354亿元。截至今年5月,公司累计加工原油3.16亿吨、上缴利税1456亿元,相当于再造了7个新高桥。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石化成立四十周年,也是高桥石化“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攻坚之年。高桥石化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理念,构建实施“1233”高质量发展战略,树好“安全、绿色、领先”城市型工厂新标杆,为中国石化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贡献高桥石化力量。
高桥石化成立于1981年11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联合重组的第一个重大成果。当年,为了“综合利用资源、能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国务院直接批准对当时高桥地区分属石油部、化工部等多个系统的上海炼油厂、高桥化工厂等“七厂一所”进行联合重组,成立我国第一家跨部门、跨行业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公司下属生产单位历史悠久,上海炼油厂是新中国依靠自己力量设计建设的第一家大型炼油厂;高桥化工厂成立于1957年,是国内第一家石油化工厂,被誉为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
1983年7月,高桥石化成为中国石化的首批直属单位。该公司发展至今,具备原油综合加工能力1300万吨/年、化工产品生产能力50万吨/年。生产的汽煤柴油份额居中国石化在沪供应的主导地位,航煤专用管道直供上海市两大机场。公司是中国石化四大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基地之一,所产润滑油辐射长三角地区,高端润滑油牌号不断填补国内空白,成为替代进口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商。化工产品包括苯酚丙酮、丁苯橡胶、ABS等,公司正以新材料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向“绿色、高端、低碳”的产业链一体化迈进。
高桥石化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18项、上海市级科技奖项102项,先后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绿色企业”等荣誉称号。连续7年获评集团公司党建考核A档,连续6年获得浦东新区“经济突出贡献奖”(2021、2022年度获浦东新区“特别贡献企业”第一名)。
不断推动结构性降碳,在“双碳”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4月6日,高桥石化所属自备电厂供电煤耗升级改造项目投入正常并网发电,标志着该公司历经8个月完成建厂以来最大的节能降耗改造项目。项目改造后,供电煤耗降低16.6%,每年节约标准煤近2万吨,相当于减少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跻身全国同类电厂先进水平。
离自备电厂不远的高桥石化炼油区域,停车场、办公楼顶等地方铺设着光伏发电面板,这也是在4月底投用的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利用闲置场地近2万平方米,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绿电使用模式,年平均可发绿电量194万千瓦时,减少15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量。除此之外,同步推进的海滨碳汇林、油氢合建站等项目也在实施中。
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双碳”目标。近3年,高桥石化在绿色低碳战略引领下,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降碳路径,陆续投用86个降碳项目、实施125个优化生产措施,不断推动结构性降碳,实现降碳超10万吨,蹄疾步稳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当好制度创新的“先行者”,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支持
全国碳市场的建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创新,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际减排承诺的重要政策工具。高桥石化始终走在同行前列,当好制度创新的“先行者”。2013年11月,上海市正式启动碳市场交易试点工作,高桥石化做好充分准备,成为碳市场首单成交的企业。
2021年9月,我国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在高桥石化炼制,为探索一条跨行业、全周期、零排放的路径提供支持,对我国交通能源领域推动“双碳”目标落地具有里程碑意义。2021年11月,高桥石化率先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期的配额清缴工作,成为中国石化首个完成全国碳市场履约的企业,也是全国首批、上海市首家完成履约的企业。
一直以来,高桥石化积极参与中国石化开展的“石化产品碳足迹”技术开发和应用,对润滑油、航空煤油等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精准计算,建立产品的碳足迹模型,目的是了解油品从产生到使用过程中,在哪个阶段碳排放更多,然后通过优化实现降碳目标。
勇做油品升级“排头兵”,
为领先自主创新技术提供试验田
自7月起,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国6排放标准6b阶段。高桥石化于去年11月在沪率先向市场供应国6b汽油产品,保障上海车用汽油更早过渡到新标准。多年来,高桥石化将“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理念渗透到每个生产环节,持续提升油品质量,为上海提供更优质、更清洁的油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4月28日,中国炼油创新技术MIP(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工业化20周年研讨会在高桥石化举行。研讨会上回顾了2002年世界第一套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IP工业装置在高桥石化开工喷油一次成功,中国炼油新工艺在当时全球行业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高桥石化提供“试验田”的同时,在全国率先推出低烯烃“绿色汽油”,成功开启了降烯烃的国产技术路径,也为后续油品质量升级打下基础。
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上海全力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战略,提供更清洁的油品成为高桥石化肩负的又一光荣使命。高桥石化按照中国石化部署,累计投入12亿元,先后建成投产了3套先进生产装置,生产出国4标准汽柴油,为上海在世博会期间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保障。
40年来,高桥石化通过新建与改造燃料油装置,累计实现16次油品质量升级,成为中国石化供上海汽油、柴油加油站的主力企业。现在,高桥石化每月向上海两大机场提供总量近8万吨的航空燃料;生产的低硫船用燃料油占中国石化直供上海港55%以上的份额,持续助力上海打造成为全球航运经济中心。
融入城市现代化建设,“安全、绿色、领先”促高质量发展
6月9日,近20名上海市各级人大代表走进高桥石化,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你们对树立环保理念与落实环保措施,都竭尽全力做到位了,保证了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代表陈道友在参观黄浦江码头油轮专用废气回收系统后感慨。
高桥石化始终从严加强环保管理,持续推进具有“安全、绿色、领先”特征的城市标杆工厂建设,深度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蓝图。今年以来,公司推进环保隐患治理项目44个,已建成投用了VOCs(挥发性有机物)网格化监测系统、异味治理项目等6个,绿色环保水平进一步提升。环保数据表明,1~5月的主要污染物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同比下降54.47%、34.09%、24.64%。
近3年,高桥石化重点实施罐区VOCs治理、催化有色烟羽治理、污水场废气提标治理等系列环保隐患治理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企业高质量发展硬实力显著增强。
去年12月,高桥石化首批次150吨净味沥青成功使用于上海市政道路建设。此次铺设地点位于上海虹桥机场交通枢纽高架路段,周边学校、商场、小区众多。净味沥青可大幅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异味,赢得现场施工人员好评,并逐渐改变社会公众对沥青铺设施工异味刺鼻的印象。
净味沥青推向市场,是高桥石化用绿色洁净产品服务人民、服务城市,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缩影”。2022年至今,高桥石化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优势取得丰硕成果,66号全精炼石蜡、导热油首次生产成功,新牌号轻质润滑油产品出厂流程顺利打通,高品质70A沥青产量创新高并实现出厂“船运车发”双通道,差异化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化工产品总量再创新高,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高桥石化始终坚持开门开放办企业,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从未间断,累计接待公众代表38189人次走进高桥石化、了解高桥石化。
高桥石化还为周边地区提供各类应急服务,多次参与社会火灾处置,保一方平安。公司志愿服务总队被上海市志愿者协会批准成为上海市第一家市级直属的企业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服务企业周边居民8000余人次,为城市发展添上一抹“暖色”。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