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氢能安全“三性”2023年06月2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⒈ 氢的泄漏与扩散特性 涉氢事故大多起源于氢泄漏。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仅为空气的7%,在常温下是甲烷的1/8、丙烷的1/22,具有更易泄漏且泄漏速度更快的特点。氢气的扩散系数是天然气的3.8倍、丙烷的6.1倍、汽油气的12倍,因此具有更大的浮力及扩散性。即使在无风或不通风的情况下,远离泄漏源的氢气也会迅速向上扩散。 ⒉ 氢的燃烧特性 氢气的燃烧爆炸特性主要与其点火能量、燃烧极限及自燃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首先,氢的最小点火能量很低,在常压空气中其点火能量为0.019毫焦(此时氢气浓度约为28%),远低于天然气和汽油的0.3毫焦。其次,氢的燃烧范围很宽,为4%~75%(体积比),其燃烧下限(4%)比除甲烷(5%)以外的其他烃类气体要高得多。然而,由于氢气燃点(自燃温度)为527摄氏度,远高于汽油自燃温度220摄氏度,被热表面点燃风险略低。 ⒊ 氢的爆炸特性 氢气反应活性比一般烃类气体强,容易发生爆燃转爆轰,后果较为严重,但爆轰条件并不容易形成。氢气的爆轰下限为13%~18.3%(体积浓度),爆轰上限为59%,而当氢气浓度小于13%或大于59%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轰。相比之下,天然气的爆轰下限为6.3%,汽油气的爆轰下限为1.1%,与氢气相比,天然气和汽油气泄漏云团更容易达到爆轰极限浓度。因此,只要做好及时的泄漏监测和有效的通风,氢气发生爆轰的风险较低。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