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石科院:实现“地沟油”上天越洋2023年06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陈子佩 徐 凯
□陈子佩 徐 凯 传统的航空煤油都是由石油加工而成,作为我国最早开发常规航空燃料生产技术的单位,石科院在航空煤油领域技术积淀深厚,但在2009年6月面对立项研究生物航煤这一挑战时,研发团队也犯了难。 生物航煤的原料餐饮废油和常规航煤的原料石油差异极大。石油主要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含氧量低于0.1%;“地沟油”等生物油脂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含氧量在10%~15%。如何用两种区别大的原料生产出性质类似的产品?当时国内相关技术还是一片空白。 石科院科研团队运用“化归思想”,把目光投向生产常规航煤时去除杂质的一项重要手段——加氢精制技术。“我们决定对标石油航煤来研制,把‘地沟油’变成与石油基航煤基本一致的组分。”研发团队成员之一、石科院高级工程师渠红亮这样描述研发思路,“我们可以想办法利用加氢精制技术,把‘地沟油’原料中的氧原子从脂肪酸甘油三酯分子上‘揪’下来。” 思路有了,落地却又成为难题。 “生物油脂中的氧含量远远高于石油,这意味着加氢精制过程中需要脱除的杂质量是以石油为原料时的几十倍乃至百倍。同时,在剥离氧原子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水,对反应造成严重干扰。”集团公司首席专家、时任石科院副院长聂红回忆道。 石科院研发团队尝试、推翻、再尝试……先后攻克了原料筛选、技术路线设计、工艺条件优化、催化剂配方定型、工业化放大等一系列难题,自主研发出包括RJW-3、RIW-2、RLF-10L在内的系列配套催化剂,形成了突破性的中国石化生物航煤生产(SRJET)技术,产品质量及工艺技术指标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1年9月,中国石化利用石科院自主研发的SRJRT技术在旗下镇海炼化建成亚洲第一套生物航空煤油工业示范装置,生产出合格的生物航煤,被命名为“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2014年2月,中国石化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中国第一张生物航煤适航许可证;2022年4月,中国石化生物航煤产品获得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认证颁发的RSB可持续认证证书,具备了进入欧洲及国际航空减排市场的资质;2022年6月28日,镇海炼化国内首套生物航煤工业生产装置产出合格生物航煤产品,我国向生物航煤的大规模生产及商业化应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