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石化行业绿色发展的五个基本判断

2023年06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徐春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第一,“双碳”的重要前提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仍是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第一要务,而经济发展必然消耗能量,这是一个刚性的关系。从这个意义讲,二氧化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科学“双控”需要由能耗双控(能耗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过渡到二氧化碳排放双控(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

    第二,节能减排是第一选择。我国经济发展在能效、环保和安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能源消费强度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在“双碳”背景下,我们需要努力去实现能源消费强度在目前基础上快速下降。石化企业节能减排已是重大议题,不论是大型央企还是民企标杆,在这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和贡献。当前,各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论是利用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介质、新技术,还是借助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赋能,中心目的就是要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减少排放。

    第三,能源结构调整是根本。“双碳”目标特别是碳中和的实现,最终还是要靠能源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可再生能源参与能源结构调整,助力实现碳中和,是必然发展趋势。同时,可以肯定的是,能源结构调整是逐渐变化的过程,煤炭和石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无法被替代。

    第四,二氧化碳的处理利用是重点。当前,这方面工作已经开展得轰轰烈烈,像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中国石油大庆油田CCUS技术与示范工程等。化工方面,把二氧化碳当成原材料,生产化学品或纤维材料。农业领域也有研究让二氧化碳助力大棚菜的种植,如把二氧化碳作为营养肥料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等。总之,不管是用物理的、化学的路线,还是工业的、农业的手段,只要能够经济有效地消纳二氧化碳,一定是受欢迎的。

    第五,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要倚仗绿电、绿氢。与能耗双控的对应关系一样,碳排放双控也是对应的关系,从碳排放强度的角度来讲,加大消纳无碳的能量,那么同样耗能总量或GDP下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能降低,这就要倚仗零碳能量的输入,也就是绿电、绿氢的应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