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地质储氢是储能优先发展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春和2023年05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氢能是可以快速再生和零排放的替代燃料,被称作21世纪的“终极能源”。2030年,我国可再生氢气总量将达500万吨;2050年,氢能将在交通运输、储能、工业、建筑等领域广泛使用,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我国将进入氢能社会。 然而,材料储氢、物理储氢和吸附储氢等已有的氢能存储方式无法满足氢能大规模利用需求。如今,地质储氢是国际上氢能存储重点发展方向,是氢能大规模储备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储能优先发展方向。 地质储氢是大规模、安全、经济的储氢方式,储氢地质体包括盐穴、含水层、枯竭油气藏和衬砌的硬岩洞等,涉及多场多相多尺度耦合等复杂情况,需要采矿工程、工程地质和储能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盐穴储氢被誉为最安全经济的大规模储氢方式,储能密度是压气蓄能25倍,储能规模亿千瓦时级以上,能实现电网级调峰。我国盐岩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渗透率低、分布广泛和易溶于水等特征,是大规模储氢优良地质体,可利用水溶造腔技术在盐岩地层中溶解形成大型地下溶腔,注入氢气排出卤水。欧美发达国家利用盐穴进行大规模纯氢储存,例如美国的克莱门斯盐穴储氢库和莫斯盐穴储氢库。 油气藏储氢具有容积大、地质认识程度高、密封性好、分布广等特点,可利用地下和地面的原有设施,减少建设投资成本。衬砌的硬岩洞储氢可利用人工开挖岩洞、矿井巷道、采矿空区等。但这两种储氢方式尚未有成熟经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