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特色技术破解
2023年05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全江
■胜利石油工程黄河钻井公司钻井工程首席专家 刘全江 胜利页岩油具有埋藏深、高温高压、断层裂缝发育、原油凝固点高等特点,也带来了旋导仪器不抗温、溢漏同存、钻井液易受污染等世界级难题。 胜利石油工程黄河钻井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通过“一厂两院两部”的水平井跟踪管理模式,形成了静态建模、动态调整的专项技术。一体化协同联动、动态优化方案,极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推动了项目施工提速提质提效。 牛页一区试验井组采取“流水化”批钻施工模式,经过反复试验,在“二开”阶段选用“水力振荡器+大尺寸高扭矩螺杆”“振荡螺杆+狮虎兽钻头”等新工艺新工具,大井眼深层定向基本实现一周内完钻。“三开”阶段首次选用“超级马达+旋导”“双向扭摆+水力振荡器+耐油耐高温螺杆”高效施工,实现了目的层的优快钻进。 为了解决地层压力高、溢漏同存的施工难题,黄河钻井创新实施以“平衡钻井”为核心的控压施工理念,大胆使用“旋转控制头+精细控压系统”,控压钻进、接立柱、短起下、下套管,实现了提速提效与井控安全的高度统一。 通过总结更新、迭代升级,黄河钻井在牛页一区试验井组逐步形成了页岩油施工的2.0版本,探索出了页岩油控压施工等核心技术,形成了以页岩油降温技术、旋导钻穿断层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细节管控技术。今后,该公司将对每一口井的施工经验即时总结、即时学习、即时推广,完井一口、总结一轮、提升一次,形成箭头向上的学习曲线,有效攻克胜利页岩油开发的“卡脖子”难题。这些特色化、关键性的钻井技术,也将为后续页岩油井提速提质提效开发提供“一揽子”技术解决方案,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示范、复制推广作用。 打造页岩油开发与生态和谐共生“样板”工程 整齐划一的现场布局、错落有致的设备摆放、绿色温馨的生活营区,以及随处可见的绿色安全文化标语……作为推动页岩油开发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样板”工程,牛页一区试验井组将“景中有井、井在景中”的画面诠释得淋漓尽致。 井组以“清洁、高效、低碳、循环”为创建目标,配备环保标语牌和标识牌162套,印发绿色创建宣传手册2000余册,积极营造绿企创建浓厚氛围。他们通过树立“既能创造价值又能提升颜值”绿色生产理念,着力强化环境风险管控,识别重要环境因素14项、环境风险源128个,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人;创新推行清洁生产项点分级管理法,将作业现场分为3类17个风险管控项点,全面应用“泥浆不落地”技术,配套钻井液智能坐岗系统、岩屑减量化装置、负压钻井液振动筛等装备,应用网电钻机、环保厕所、专用路基箱等,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噪声污染和废气排放。据统计,井场50米范围内噪声控制在65~70分贝,口井平均减少新配水基钻井液200~250立方米,减少碳排放480吨、固废排放525立方米。 构建党建与项目管理协调联动“链条”模式 页岩油井施工走上从单井施工到规模建产、从各自为战到集团作战之路,是大势所趋。搭建党建大平台,唱好融合重头戏,以党建“链条”作用拉动页岩油钻探开发的“车轮”,是黄河钻井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结合牛页一区试验井组实际,他们化繁就简、化零为整,将井组4支队伍组成一个党支部,创新实施“联合党建+”工作新模式,并打破甲乙方、参建方各自为政的藩篱,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建联合攻坚小组,针对降复杂、提质量、提速度等瓶颈展开攻关,一体推动施工难题共解、生产管理共促、资源经验共享。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