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吉章红 督项目质量,潜心攻关

2023年04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黄洁
16.8K

吉章红,1966年9月出生,质监总站(监测公司)高级总监督、教授级工程师,先后获“中国石化建设项目先进个人”“中国石化质量管理奖先进个人”“中国石化质量监督系统技术标兵”等称号

    36年来,吉章红“缝合”了一座座钢铁之林,攻克了一个个难题。他坚守工程质量底线红线,先后主持完成《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定》等6项技术标准编制工作,主持完成8项国家和企业技术标准审查工作,参与监督的多项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从一线经验到顶层设计,他将全部精力投入石油化工工业化的质量建设当中。

    黄 洁

    “如果能通过软件解决手工电弧焊焊接参数记录的问题,那么工程现场焊接监督智能化,就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吉章红创新工作室,他正为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讲解下一步工程监督智能化发展方向。看着眼里对未来充满渴望的年轻人,他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1987年,21岁的吉章红怀揣着满腔热忱入职中国石化,刚开始被分配在燕山石化检修技术研究所工作。1996年,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到10万立方米储罐用钢的研究中。

    3年时间里,吉章红住在所里、吃在厂区,试材料、选工艺,在数千次的试验与实践中,不同成分的合金钢与配套焊接技术日趋成熟。能够满足10万立方米储罐使用的国产钢——十二锰镍钒容钢应运而生,并投入工业化生产。“国产钢上市以后,进口钢的价格被腰斩。”吉章红说。

    2002年,吉章红迈入质量监督行业,先后任燕山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改造工程项目质量部长、青岛大炼油项目质量管理部副部长、中沙石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工程质量监督组副组长、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工程质量监督组组长等。他参与监督的多项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

    2019年的一天,一段碳钢管件从某项目二甲苯装置吸附塔1.5米处坠落。此时,二甲苯装置吸附塔已施工过半,如果此时更换全部碳钢管件,已经装入的催化剂就要报废,仅此一项就损失过亿元。

    53岁的吉章红临危受命,作为项目负责人,对该装置能否安全运行进行全面评估。翻阅资料,寻找类似事件的处理方案;模拟运行,寻找碳钢管件可能存在的风险;组织专家论证,确定安全运行模式。

    “最终,专家组做出已安装管件不更换的决定,认为不更换可以安全运行,我作为组长签了字。”吉章红说,“这次事件以后,我们建议对系统内所有在建工程的碳钢管件到货检验增加硬度检测。”

    从业36年来,吉章红先后主持完成《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定》等6项技术标准编制工作,主持完成《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等8项国家和企业技术标准审查工作。从一线经验到顶层设计,他将全部精力投入石油化工工业化的质量建设当中。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