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屈晓红 “焊花”在国之重器盛开2023年04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孙海涛 庞 坚
为焊出优质焊缝,她苦练蹲功、手稳;为掌握新工艺,千百次失败她也不言放弃。从事大型结构件电焊26年,她不断攻克难题、创新技术、刷新纪录。在“炉火照天地”的焊接一线,她以一手精湛技艺,让飞溅的焊花盛开到极致。 孙海涛 庞 坚 大型压裂装备、超深井钻机,均属高端油气钻采装备,其核心部件的焊接试制,是装备创新研制的重要环节,也为焊接工人提升技艺提供了沃土。 石化机械四机公司结构件厂电焊工屈晓红,就是这个领域的翘楚。屈晓红手工焊接成品一次合格率可以达到99%以上,首创“在17米成品工字钢上打布行孔”攻关技术;先后承担多项核心部件焊接试制任务,累计焊接生产各型油气钻采装备部件3000余套;刷新生产纪录50多个,实现技术革新11项,推广先进操作法5项。 在“炉火照天地”的焊接一线,她以一手精湛技艺,让飞溅的焊花盛开到极致。 在结构件焊接现场,焊工蹲到腰酸、举到手软、工衣被烫穿是常事。1997年,刚进厂的屈晓红就被师傅打了预防针:“焊工是个苦活累活,要干好可不容易。” 一次,屈晓红在车间搬了十几包15公斤重的焊丝,又连着加班焊产品,回家累得端不起饭碗。想到工作这么苦,自己又不被看好,她忍不住在饭桌上掉了眼泪。母亲默默地帮她擦掉泪水:“做人,活一生,总要干好一件事情才行!”屈晓红记住了母亲的话。 屈晓红身材瘦小,很多人认为她干不来电焊活。不服输的屈晓红却铆足了劲,下决心焊出优质焊缝。为了练蹲功,吃饭都不坐板凳;为了练手稳,就在手腕上悬挂扳手、管件。作为新手的她常常因为不熟练烫破了手套和衣服,焊花飞溅到白皙的皮肤上,丝丝的疼,但她咬咬牙继续练。她说:“电焊再难干,人家行,我就能行!” “土办法”见到了效果。屈晓红是厂里第一批取得国家锅炉压力容器焊接证书和挪威国际船级社电焊资格证书的;还以中级工身份在2007年湖北省首届技能大赛上摘得银奖。2016年初,厂里成立以屈晓红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 2016年9月,石化机械启动9000米钻机研制工作。为满足钻机在零下35摄氏度作业要求,设计采用低温钢材。低温钢焊接,使用常规焊接技术难以完成。“哪怕千百次失败,也要找到最佳方案”。作为新材料焊接工艺评定的主操作手,屈晓红索性泡在工厂,平焊、立焊、横焊、仰焊,一招一式练,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个试件,终于换来低温钢材焊接工艺试验的成功。 在石化机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套压裂装备研制中,3300型、5000型泵壳对焊接工艺要求极高。屈晓红受胃镜启发,把焊枪枪头加长200毫米,改造出专门对付深焊缝的焊接利器,化解了生产难题。 如今的屈晓红,最大心愿就是发挥创新工作室作用,办好“晓红”课堂,出更多成果,当好“国之重器”的钢铁裁缝。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