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张光亮 “天路”上的守护者

2023年04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马建辉 付思雨 李桂红
16.8K

张光亮,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青海格尔木石油南山口加油站经理,先后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中国石化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他手握油枪,在离天空最近、氧气最稀少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在中国石化海拔最高的三江源头沱沱河加油站,度过了4年时光。高原缺氧不能磨灭他服务过往车辆、救助司机的热情,低温严寒也没能阻挡他志愿服务的脚步。

马建辉 付思雨 李桂红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更能吃苦。”这是青海格尔木石油分公司南山口加油站经理张光亮一直默默坚守的信念。

2018年1月,正值青海石油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加油站管理人员紧缺,部分偏远站更是因气候恶劣无人愿意前往。33岁的张光亮主动请缨,前往沱沱河加油站,一干就是4年。沱沱河加油站地处青海格尔木和西藏交界处,位于三江源头,是中国石化海拔最高的加油站。那里一年四季风沙大,冬季长达9个月,年平均温度零下4.2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50%,被称为“生命的禁区”。在这个离天空最近、氧气最稀少的地方,张光亮用青春和汗水担负起“天路”的油品保供工作。

初到这里他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年轻体健,累点苦点没关系”。不到一个月,他就发现在这里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沱沱河终年积雪、氧气稀薄,低温严寒和强风冰雹是“标准气象”,嘴唇发紫和皮肤发黑是“男儿本色”,头痛失眠和缺氧迟钝是“规定动作”,棉衣棉帽和手套口罩是“四季工装”。

在沱沱河的4年里,张光亮已经数不清经历了多少个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的夜晚。脸上那条深深的管子印,也是经常带着氧气工作留下的。长期的缺氧环境,导致高原反应并发症折磨着他。家人曾几次三番要求他辞职,却都被张光亮拒绝了。在旅游旺季,张光亮为了能让站上员工正常休息,经常自己日夜连轴转;为了让员工节日期间能够回家团聚,4年的春节都坚守在站上。

沱沱河地区偏僻荒凉,周边既无诊所也无道路救援,经常会有过路司机、游客突发高原反应。张光亮在站上设立了“爱心应急救援点”,配备了氧气袋、应急药品,还公开站内电话,为旅途突发高原反应的游客司机提供援助服务。4年来,他接到过无数个道路救援、高反求助电话,累计救助1200余人次,大家亲切地称他为“生命线上的守护人”。

2018年6月,张光亮还带领沱沱河加油站全体员工,注册成为公司“守护三江源,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行动的志愿者。在做完加油站工作之后,张光亮便穿上那身一年四季都不离身的棉衣,戴着氧气,一手拿着夹子,一手拿着大麻袋,去捡拾垃圾。4年时间,捡拾河道垃圾约7吨,用双手让三江之源生态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更洁净。

他说:“我愿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保护中华水塔、三江之源,因为我是长江源头的孩子。”

因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张光亮的身体不堪重负,小小的感冒也会发展成肺水肿。2022年,公司担心张光亮的身体状况,调任他至南山口加油站任站经理。张光亮说,他将牢记“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在工作岗位上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