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社会各界评价

2022年12月3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

    党组书记、主任 李葆盛

    “情暖驿站 满爱回家”公益活动让在广东佛山务工的广西乡亲春节返乡路更温馨、更舒心、更温暖!

    粤运交通公司董事长 禤宗民

    “情暖驿站”让我们关注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年都要骑十几个小时的摩托回家过年。在这里,能够发挥我们的运输优势,安排最好的车、经验最丰富的司机,开通点对点“爱心大巴”,让他们无须颠簸,平安到家。

    工人日报广东记者站站长 叶小钟

    从2017年起,我开始参与到中国石化“情暖驿站”活动报道中。当我第一次来到加油站看到众多骑着摩托车准备回家过年的农民工的时候,特别震撼和感动。这群返乡的摩托大军,是支撑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石化能够发挥优势,汇聚到如此多的爱心企业一起做公益,无数加油站员工放弃团圆、坚守岗位,为春节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

    2022年,我再次参与“情暖驿站”报道。我欣喜地看到一个发光的新闻点,一名叫苏福贵的广西在粤务工者,今年是最后一年骑摩托回家了。20多年打拼,他不仅积攒了足够创业的资本,儿子也大专毕业,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父子俩即将告别异地打工的生活,回到家乡创业。苏师傅用多年的木工技艺搭建民宿,而旅游专业的儿子也将会通过各种宣传平台,让乡村旅游走进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新京报记者 王金淼

    有幸连续5年参与中国石化举办的春运情暖驿站活动,虽然返乡摩骑数量逐年减少,但中国石化保障的力度并没有减弱,仍以实际行动温暖每个返乡人的回家路。

    在2022年“情暖驿站”活动中,我如期来到加油站开通直播。这一年,跨省返乡的摩骑很少。他们有的在城里安家了,有的留在当地过年,有的买了汽车可以开车回去。

    最终我还是找到了一名要回广西的老乡。我们一路跟拍,到广西下起了雨,摩托车师傅和他的妻子就这样在风雨中骑行。还好有中国石化赠送的保暖护膝和骑行雨衣,不然他们这一路肯定更艰难。经过8个小时的骑行,他们终于到家了。经过多年异地打拼,师傅一家盖起了小洋楼,儿子在当地就业,还买了一部小汽车。真的很让人振奋,我见证了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人民奔小康的历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