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三余”再不多余 能量点滴“归家”齐鲁石化充分利用工业余汽、余热和余压,将剩余能量有效转换,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2022年10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敬华
□王敬华 余汽、余热和余压被称为工业“三余”,其实也富含宝贵的能量。齐鲁石化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深挖“三余”内部能量,牵线搭桥找到合适的“婆家”,使其变废为宝、物尽其用,转化为企业生产的新动能、美好生活的新动力。 “目前,我们经过科学统筹和深入挖潜,‘三余’利用项目多点开花,初见成效,每年节能创造的价值达2000万元以上。”该公司生产技术部副经理房炳昌介绍。 余汽回用:变废为宝 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气体联合车间煤气化装置闪蒸单元有大量的低温余热蒸汽,但因蒸汽中含微量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废气,不仅回收利用成了难题,而且要消耗大量循环水对其进行冷却,造成了能源的多重浪费。 经过多方调研,第二化肥厂决定实施一项利用余热蒸汽发电的新技术,既可将低温余热转化为电能,又能节约循环水用量,还能将废气引入环保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一举三得。但在进行项目可行性调研时,他们又遇到了新问题。发电机组是组装好的整体设备,占地面积较大,装置区居然找不到一块可以完全容纳的地方。 “能不能化整为零,把发电机组拆分下来,分区域安装后再组合。”经过“头脑风暴”,气体联合车间提出了一个新点子。虽然从未有过先例,但解决方案说服了设备厂家,他们决定尝试一次。设备拆分后再组装,最困难的是保证管路的气密性。为此,气体联合车间反复组织了多次气密、保压试验,为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夯实了基础。 “余热发电项目投用以来,平均每小时发电770千瓦时,可节约循环水200吨,回收效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该车间副主任李辉兴奋地说。 余热利用:物尽其用 “以1月为例,车间用水80万吨,水温从5摄氏度提高到15摄氏度,需要消耗1万吨的蒸汽热量。通过优化,我们节省了这部分蒸汽。”齐鲁石化供排水厂热电水务车间主任张辉俊算了一笔账。 由于来水温度低,为满足供水要求,一般采取的措施是使用蒸汽加热。供排水厂打破常规、开拓思路,找到了节能降耗的新路子。他们利用热电厂生产的返回水、乙烯净化的回用水和蒸汽凝结水等多种温度较高的化学水,在确保水质不受影响的基础上掺混使用,既提高了进水温度,又减少了蒸汽消耗。 无独有偶,齐鲁石化橡胶厂丁苯橡胶装置的煤油余热利用项目和顺丁橡胶装置的高温净化废气余热利用项目都巧妙利用了原料自身“携带”的能量。 丁苯橡胶装置在煤油精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升温和降温,会消耗并产生大量能量。他们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增加了一台中间换热器,一侧进冷煤油、一侧进热煤油,让冷热煤油“自我”换热,有效减少了装置蒸汽和循环水的使用。 顺丁橡胶装置废气处理单元出口有一股达标排放的净化气,温度高达400摄氏度,是一股饱含能量的“热气”。“我们新增两台换热器,利用第一台换热器循环加热入口废气,使废气达到燃烧前所需的温度,替代电加热器的能源消耗;再利用第二台换热器,用于加热干燥空气,将生产所需温度由常温加热至100摄氏度,替代蒸汽加热。通过两级换热,‘吃干榨净’高温净化气附带的能量。”橡胶厂顺丁车间副主任冯水利介绍。 余压做功:深挖潜能 齐鲁石化的蒸汽压力等级有高压、中压、低压之分,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经常用降温降压的方法将高压力等级的蒸汽调整到适配压力。“捕捉”降压过程中的损失能量,成为余压利用的新目标。 齐鲁石化塑料厂苯乙烯装置使用的低压蒸汽主要由中压蒸汽降压而来,采取调节阀降压的方法,能量损失较多。经过调查研讨,塑料厂计划新增一套余压发电系统,先利用1.5兆帕中压蒸汽驱动透平发电机,发电后,降压到0.32兆帕的低压蒸汽再为下游所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据测算,项目投用后每小时可发电1000千瓦时,年创造价值400余万元。”塑料厂苯乙烯车间副主任翟国栋介绍,目前该项目的基础设计已编制完成,计划年内实施。 不仅如此,第二化肥厂和橡胶厂还充分利用蒸汽凝液和乏汽的“残余”能量,经过流程改造和优化调整,用于生产厂房冬季供暖,凝液继续回收利用,让“三余”再也不多余。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