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1版:中国石化报01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广州石化“双重预防+精准培训”夯实基本功训练

2022年09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黄敏清
16.8K

    本报记者 黄敏清

    “用智能巡检仪扫描现场‘特阀’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观看完整操作视频,这种方式非常新颖实用,对我们新员工帮助很大。”9月1日,广州石化聚乙烯装置新入职员工黄滔畅在现场学习使用低压蒸汽温度调节阀时说。

    在炼化企业,为确保安全运行,各装置增设了一些切断阀、摇杆阀等特种阀门(简称“特阀”),但多数“特阀”结构复杂、操作难度较大。在广州石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中,如何确保“特阀”安全操作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该公司录制了82个涵盖各装置主要“特阀”操作的视频上传至公司网站,并将“特阀”视频制作成二维码,挂在现场对应的“特阀”上,便于员工随时随地学习,助力“特阀”精准培训。

    “双重预防机制”是广州石化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而建立的。结合“双重预防机制”,广州石化形成了公司级安全风险6项、分委员会级风险38项、各作业部级风险139项的风险清单。在此基础上,各作业部也形成了装置级、区域级、专业级的基层风险清单。

    今年以来,针对部分单位存在的抓基本功训练走过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广州石化结合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练什么”原则,开展“双重预防+精准培训”工作。各单位依据“双重预防机制”排查出来的风险清单,全员参与,按装置、区域、作业部进行全面识别,按专业分别进行风险评估评价,然后对照风险制定出工程、管理、个人防护、应急四个维度的管控措施清单,精准识别风险,查找员工知识和技能短板,制订对应的精准培训计划。

    今年初,3号聚丙烯装置在“双重预防机制”风险排查中发现,装置牌号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生产波动,导致过渡料增加。技术人员梳理了此前牌号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根据防范措施制订了员工精准培训计划。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操作人员素质得到提升,牌号转换期间产生的过渡料下降了近三成。

    “‘双重预防+精准培训’实现了‘预防’和‘精准’的有效结合,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对确保装置安全平稳生产作用明显。”聚丙烯区域主管李元凯说。

    同时,广州石化建立健全“双重预防+精准培训”工作推进落实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典型经验推广机制,将该工作纳入公司季度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和党建考核内容;成立联合督导组,监督培训实施情况;组成联合督学组,对各单位培训计划、课件及考核内容进行审核把关,每月开展全覆盖检查评比,通过现场抽考等形式检验培训成果。

    截至目前,广州石化439项“双重预防+精准培训”计划清单已累计实施419项,累计培训3.9万余人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